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温家宝结束短暂欧洲之行 今天凌晨启程回国

2012年09月21日 10:31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温家宝结束短暂欧洲之行今天凌晨启程回国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来源:新华社)

  温家宝:中方将继续通过适当渠道参与解决欧债问题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结束短暂的欧洲之行,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乘专机启程回国。昨天,温家宝总理在布鲁塞尔与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主持召开第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并共同出席了第八届中欧工商峰会。

  在昨天的中欧工商峰会上,温家宝总理表示,中方今后还将将继续参与欧债问题的解决。他同时强调,中欧可以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各种分歧。

  在欧债危机爆发之初,不少人对于中国援助欧洲的举动有所非议。“帮助欧洲也是帮助我们自己”这句话,温家宝总理不止一次的提到,就在上周举行的夏季达沃斯年会上,他还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温家宝:中国与欧盟一定要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应对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讲,帮助欧盟摆脱危机也就是挽救世界,同时也是来帮助我们自己。

  这次温家宝总理访问欧洲,也表达了对欧洲早日走出困境的期盼。昨天,在第八届中欧工商峰会上,温家宝表示,中方将继续参与欧债问题的解决。

  温家宝:几个月来,中方继续投资欧元区国家债券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债券,并与欧洲稳定机制积极商谈合作事宜。中国是负责任的长期投资者,始终坚持多元化投资。中方还将继续通过适当渠道参与解决欧债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就应对当前欧洲债务危机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其中,最关键是就是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温家宝:有关国家应该坚持财政整顿和结构改革的行动,巩固和扩大成效,提振各方面的信心。欧盟各国要明确传递出坚决捍卫欧元和欧洲一体化成果的信号。国际社会应当更有力的支持欧方作出种种努力。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也是温家宝总理常说的一句话。此次欧洲之行,温家宝总理继续把这种坚定的信心带给困境中的欧洲。

  温家宝:欧洲早日摆脱困境不仅是欧洲人民的期盼,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期盼。相信一个拥有雄厚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的欧洲,一定有能力有智慧妥善应对欧债问题,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是温家宝总理第十次出席中欧领导人会晤,也见证了中欧关系发展的十年。十年来,中欧关系发展成果丰硕,与之相伴的也有不少摩擦。

  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冯仲平认为,欧债危机短期内不会结束,贸易摩擦可能仍将存在,但只要双方坦诚相待,把分歧放在谈判桌上化解应该是双方的共同意愿。

  冯仲平:中欧是世界上两大经济体之一,相互依赖程度很高,贸易摩擦可能也难以避免,但是要避免贸易保护主义。欧洲内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是双方应该妥善应对的事情。

  温家宝总理昨天表示,中欧可以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各种分歧。

  温家宝:2003年以来,双方先后建立起高级别的战略对话、经贸高层对话和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三大机制,各领域对话与磋商机制也从19个增加到60多个。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坚持平等对话与协商,都可以扩大共识,减少分歧,实现共赢。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中欧之间的互动交流格外频繁。冯仲平表示,这正说明了在危机之下,中欧双方加强合作的重要性。

  冯仲平:欧盟陷入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困境,可以说拉近了中欧关系。因为欧盟内不论是老成员国还是新成员国,不论是债务国还是债权国,总体上都对和中国发展关系持非常积极的态度。现在这些国家都感觉中国对他们经济上的合作,甚至希望中国能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都抱有很大的期待。

  温家宝总理说,目前中欧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双方要制定中欧务实合作中长期规划,明确未来合作的蓝图。

  温家宝:要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坚持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早日废除不和适宜的出口管制政策,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力争2015年建交40周年之际,中欧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记者马闯 刘乐)

【编辑:马学玲】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