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前驻日大使徐敦信:历史真相不容否认

2012年09月27日 16:57 来源:央视网 参与互动(0)
视频截图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针对日本挑起的“购岛”闹剧,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正在品尝到苦果。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1972年双方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1978年,双方又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那么,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日本为什么会表现的如此一意孤行?当年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又持的是什么态度呢?就这些问题,《焦点访谈》专访了前中国驻日大使中日邦交正常化见证者——徐敦信。

  见证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78岁高龄的徐敦信,历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1993年至1998年出任中国驻日本大使,作为中日外交的亲历者、参与者,徐敦信始终密切关注着钓鱼岛问题的发展。在将近50年的外交生涯中,他的工作主线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日本。从1963年第一次出访日本,到1998年结束中国驻日大使的任期,徐敦信前后在日本工作时间长达12年之久。在他看来,钓鱼岛问题十分敏感,处理不好将给中日关系带来巨大挑战。

  徐大使谈到,两国领导人在邦交正常化的时候,不仅注意而且是很注意钓鱼岛这个问题。因为钓鱼岛在中日之间存在着争端,存在争议,由来已久。在邦交正常化的头一年,1971年,美国跟日本之间就钓鱼岛的行政管理权问题,私相授受。中国发觉以后,当年12月30日发表了严正的声明,说明立场——这是中国领土。这个私相授受是非法、无效的。这个声明全世界都知道。1972年3月份,中国外交官跟日本外交官在联合国海底委员会上,围绕钓鱼岛问题进行激烈争论。中国外交官、外交代表批驳了日本的态度,对日本的主张进行批驳。所以声明也好,国际场合的面对面的交锋也好,中日之间存在钓鱼岛主权争端谁都知道。

  1972年9月27日,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即将正式发表声明的前两天,时任日本总理大臣的田中角荣主动向周恩来总理提出钓鱼岛的问题,想听听中方有何见解。周恩来总理明确跟他讲,说这次不想谈这个问题,谈了没有好处。周总理的意思是:这次谈这个问题谈不下来,不要影响我们两国关系大的问题的解决。这个意思,田中角荣也听明白了,也把这个问题放一放,以后再说。这样两国就这个问题达成了一个共同的认识:为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大局,在钓鱼岛问题上搁置争议,求大同存小异,等时机成熟时再来解决。

  亲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徐敦信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出访日本,参加《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的互换仪式。在当时的记者招待会上,记者提到了钓鱼岛的问题,而邓小平同志表示,钓鱼岛问题可以留待将来解决,中日双方要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发展两国合作关系。自此“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被看做是中日外交上的智慧之选,理性之作。

  因为这个讲话是在几百位记者面前讲的,所以第二天电视、广播、报纸都在很显著的地方,登了全部内容。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无论是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上看,都是中国固有领土。而大局为重的选择,也保证了中日关系的良性发展轨迹。见证了中日关系发展的全过程,亲历者徐敦信深知中日友好关系的来之不易。然而令他感到遗憾的是,近年来,日本却不顾大局,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起事端。

  徐大使谈到,当前的国际形势跟日本国内的政局是,日本一些政治家、一些政党,想利用民粹主义情绪为他提高声望、捞到好处。这次所谓“购岛”、“国有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方面误判形势的一个结果。但是,坦率地讲这是一厢情愿。

  徐大使认为,日本的政要、日本的外交官、日本的外相也会感到压力,想解决,怎么解决呢?还是应该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副外长主动到北京来谈,这个都欢迎,当然谈的要有诚意,要实事求是、要尊重历史谈这个问题,真的为谋求解决。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中日友好条约谈判过程中,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达成了“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的共识。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大门由此开启,中日关系才有了40年的巨大发展,东亚地区才有了40年的稳定与安宁。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有史为凭、有法为据。如果日本继续歪曲历史、罔顾事实,甚至否认双方曾经达成的共识,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编辑:陈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