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青报:反思“地铁互殴”别转向从此不让座

2012年10月10日 10: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7日上午,广州地铁4号线发生了一场令人痛心的互殴。一名60多岁的老人与一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因为争议引发了“血案”。据调查,这件“血案”并非因为此前媒体普遍认为的“让座”问题所引起,而是在上地铁之前,两人就有所争执。(10月9日《广州日报》)

  这一血腥场景,让人痛心,由此展开的道德反思乃至谴责,都十分必要。但目前对这件“血案”的反思有点误入歧途,不少人在网上表示,有些老人不值得尊敬,以后碰到这样的场合也不让座。这样的反思,让人失望。

  这一认识,多多少少受到了此前发生的“暴力让座”事件的影响。8月23日,在杭州一辆公交车上,一对夫妻站在一个有座位的小伙子旁边,妻子抱着孩子。因为小伙没让座,丈夫怒发冲冠,连扇了小伙5个耳光。这起事件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人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人人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因为他人不让座而实施暴力,在搬起道德石头砸向别人的同时,也砸中了自己。这种暴力行为和不让座一样,也应该受到谴责。

  社会是复杂的,体现在每个人的道德层面上都是参差不齐。有人称,并不是所有的让座都有必要,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值得尊敬。确实,并不排除个别老人为老不尊;而且,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让出的座位,就一定给了那些德高望重者。但让座是一种美德,这是自身心灵的一种觉悟。我们让座的对象,更多是就身体和年龄而言的,而不是就道德而言。

  这世界上没有那么玄乎的“读面术”,仅凭一面之缘,我们无法断定那个需要让座的人,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道德。一个有道德的人,在让座时,只会想到“应该让”,而不会想到“值不值得让”。也就是说,让座是美德,是人所皆知的善;至于说,受让的人道德水准如何,那不应该是我们考虑的。

  媒体已经证实,广州地铁发生的这起“血案”,并非此前所称的“让座”引起。退一步讲,即使是“让座”引起的,也没有任何理由走向极致,从此就不让座了。反思一起事件,是为了求得真理,是为了这个社会更加美好。就像当初“小悦悦悲剧”的发生,反思应该致力于社会道德的进步,而不能因此浇灭本来还存有的道德火种。同样,这起“地铁血案”,可以对两位当事人进行道德谴责,但不能从此不再让座。反思转向从此不让座,显然是错误的。

  当我们以道德的名义指责他人时,自己却在反思中转向从此不让座,这里其实已经背叛了自己,背叛了道德。这一事件的发生,应该促进我们更加注重公共道德,更加坚定地快乐地让座。这才是一种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这样的反思,才有意义和价值。(毛建国)

【编辑:马学玲】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