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商报:“压力大国”呼唤公共护理

2012年10月18日 17:13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某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公布最新调查结果: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至于压力到底来自于哪里?统计显示,“工作”、“个人经济状况”、“来自老板的压力”排在前三位。此外,《生命时报》的一项调查也表明,所有受访白领中,仅12.28%的人认为自己完全健康,超过四成人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见本报今日A11版)

  “压力第一”的结论,或重要无比,或无甚所谓。倘若抱持宏观论视角,整体上升的社会期内,“压力”也即动力:一方面,拼搏、向上的浮士德精神,是此阶段奉行的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福利法则,更多的仍是“个体对个体负责”,而非“社会对个体负责”。由此,有压力的生活,恰是有希望的生活:你能触到梦想边缘,但先须经历一段坎坷。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就在于他们试图挣脱传统的、旧有的生活范式,却无法承受,奔向“新生活”所要支付的身心成本。某种意义上,“上班族的压力”,同样是基于效率、公平的筛选机制——顶住压力者向上流动,反之则反!据此,空叹“压力”之大,几乎毫无价值。重要的是,个人如何以科学的方式自我调适?全社会如何避免上班族的“勤奋”,畸变成一场集体的“精神自戕”?人际竞争,固然是城市的活力之源;但,一旦“竞争”突破人性、无害的底线,便在酝酿危机。所谓“全球第一的压力”,无疑是“过度竞争”的后果。可惜的是,“上班族”无意识、无能力,消化此类负面的压力:根据民调,旅行、购物、上网等,是国人泄压的主要方式。但,集中、单一的休假模式,注定了“上班族”的旅行时间有限、品质堪忧;至于购物、上网等释压选择,意图以物质刺激、虚拟景象填补心灵缺失,更是饮鸩止渴之举。

  处处“加压”、无处“解压”,才是“压力之国”的真实尴尬。市场供给层面,心理干预、情绪护理等行业,尚且未能充分发育;而公共服务层面,卫生机构仍不曾建构起,完善的精神健康监测、疗治体系。“不累倒不休息”的职场文化中,工作狂式的“强人”,竟成被广泛推崇的偶像。毋庸讳言,这种信仰有些病态,也有些无奈。“玩命干活”的人群,并未被传授,对冲压力的技巧——大多数“写字楼”内,少有这样的传统。

  以“压力”为内核,雇主的苛刻竞争和筛选,得以持续不断的展开。人口红利期、社会上升阶段,企业就是有这般的“优待”。只是,社会的治理机构,总不该任由过度的竞争、负面的压力继续爆棚。众所周知,它们悖于抽象的正义,且潜在隐患多多。(然玉)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