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到2020年将再发射11颗气象业务卫星

2012年10月24日 15:3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今年8月中旬,国务院审议通过《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2011年到2020年)》。今天上午,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召开《规划》通报会议,对《规划》的落实做出全面部署。

  记者来到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四楼报告厅《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2011年到2020年)》通报会现场。通报会上,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介绍了《规划》主要内容。来自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民政部、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的近30名专家聆听发言。报告厅内,杨军主任身后的大屏幕上移动着的是风云二号F星卫星云图,显示我国卫星加密观测时间频次可达6分钟。

  6分钟对于我国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意味着什么?以今年为例,我国登陆台风偏多,路径诡异多变,但因灾死亡人数却比常年减少8成以上。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表示,运用气象卫星等先进手段,预报监测能力大大提升。

  钱传海:今年虽然登陆台风多,台风路径比较异常,但是我们对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率有明显提高。我们今年有风云2F卫星6分钟的加密观测,24小时的路径预报误差是92公里,比过去五年预告的准确率提高了10%到15%。

  《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提出,从2011年到2020年十年间,我国将加速发展气象卫星,到2020年计划完成发射11颗气象业务卫星的任务,使气象卫星及应用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气象卫星对于我国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防灾减灾以及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具有怎样的意义?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通过这个事业发展,我国天气预报水平,特别是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卫星资料在天气数值预报中的运用水平大幅度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二个方面,我们要提升我们国家气候变化应对科学支撑能力。(周文超)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