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十八大代表李建珍:道德力量激励我奋进

2012年10月29日 08:44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李建珍(中)和婆婆一起向读大学的女儿学英语。本报通讯员 赵辉摄
            李建珍(中)和婆婆一起向读大学的女儿学英语。本报通讯员 赵辉摄

  “亲情永远比金钱重要。把钱看得太重,人就轻了。”

  ——李建珍

  她20多年如一日,用真心、真情、真爱呵护4代人、3个家庭,演绎着人间大爱和真情;她20多年如一日,把平凡之事、家庭琐事、普通之事做到了极致,于平凡中彰显伟大;她不仅是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更是好职工、好党员。她就是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南宁铁路局柳州机车车辆厂转向架车间保管工李建珍。

  1990年,李建珍以准儿媳的身份,进入新的家庭,开始照顾多病的婆婆。从第二年结婚后,李建珍就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婆婆的眩晕症时常发病,李建珍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李建珍经常给婆婆买营养品、买喜欢的衣服,却从没为自己添一件贵重的衣服。婆婆想找个老伴,李建珍热心做“参谋”。

  1997年,新公公患中风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李建珍主动承担起照顾公公的责任。每天早早地把女儿送到幼儿园,然后赶到医院,看着老人输液,给老人喂水喂饭、擦身按摩、倒屎倒尿,晚上再回厂里上班。公公奇迹般地康复后,逢人就夸她“比自己的女儿还亲”。

  丈夫的外婆,今年已97岁高龄。多年间,外婆一直和李建珍一大家子人同住在50平方米的房子里。老人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大小便失禁。李建珍每天嘘寒问暖,精心服侍老人。“有这么一个外孙媳妇,是我的福分!”老人清醒时会这么感叹。对此,李建珍说:“尽孝,是儿女应尽的责任。”

  李建珍还把对家庭的爱,向更远处延伸。丈夫有个表妹,夫妻俩下岗,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2008年,表妹夫病重,不久去世,家里的积蓄全部花光。李建珍一家倾力相助了上万元医疗费,每月力所能及地给表妹家补贴,还把表妹12岁的儿子接到家中,辅导他学习。表妹感慨:“多亏有了他们家,不然我都不知道生活该怎么过。”

  一些亲戚对此不太理解,劝李建珍适可而止。可她说:“亲情永远比金钱重要。把钱看得太重,人就轻了!”

  生活上的压力,并没影响李建珍在工作上的兢兢业业。当车工时,她加工零配件上百万个,产品质量达到“零缺陷”;当保管工时,她坚持原则,按标准发料,从不浪费一颗螺丝钉、一滴油,被职工亲切地称为“我们的管家婆”。

  在2011年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李建珍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成为铁路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职工。

  作为铁路行业一名来自基层的十八大代表,李建珍深感任务重大,使命光荣。她说:“道德的力量激励着我在工作中不断奋进。我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争创一流业绩,为铁路科学发展,为南宁铁路局明天更加美好作出新的贡献。”

  (通讯员 赵 辉 记者 刘 昆)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