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京报:“打包申遗”的钱不如用于文物保护

2012年11月06日 09:1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既然“打包申遗”难成功,不如把申遗所需的费用真正用在自然景观和文物保护身上。

  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最近传出计划集体“打包”申遗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有关文保专家指出,十大名楼许多都是现代新修的,有好多连文保单位都不是,属于“假古董”。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应是一项严肃的事情,而用最基本的常识来判断,“打包申遗”都是一个有欠妥当的提法,且十大名楼中,许多都是近些年新建的“假古董”,并无文保价值,这样的“申遗”其实有些自欺欺人。申遗有着非常繁复的过程,包括候选地提名、现场调查、判断登记、最后审议、正式登记等,如果现代新修的建筑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那未免也太神奇了些。

  此外,按照相关的申遗规定,一旦被《世界遗产名录》拒绝列入一次,那么提名中的遗产地将不得再次提出申请。这样看的话,“打包申遗”更不具可行性,一旦“十大名楼”有一处或多处被拒,那岂不连累了真正有资本申遗的岳阳楼、天一阁等少数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既然“打包申遗”难成功,不如把申遗所需的费用真正用在自然景观和文物保护身上,据媒体报道,河南安阳殷墟申遗花了2.3亿,湖南新宁豪掷4.5亿申遗,河南登封“天地之中”耗资达7.9亿,中国丹霞地貌申遗更是用了令人咋舌的10亿巨资……申遗热要么被痛批为“政绩冲动”,要么被怀疑成为门票涨价找借口,甚至有多处申遗地爆出了有钱申遗、无钱保护的消息。

  眼下,在对申遗热的批评尚未退潮的时候,对于新的申遗行为要谨慎提出,未经论证甚至“假古董”的申遗,只会徒增申遗浮躁。眼下比申遗更为重要的是,对受到城市扩张威胁的文物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把本就不多的文物保护资金用在正道上,申遗的事情不用着急,只要文物在那儿,能达到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早晚会申遗成功,我们不希望看到“世遗”申请成功,文物却面目全非的状况发生。

  即便要保护,也要对文物进行必要的辨识鉴定,分开进行保护,对于那些现代新修的“假古董”,就无所谓保护不保护了,能维持其基本的旅游观赏功能即可,没必要把钱浪费在钢筋水泥建筑上。急需用钱的是那些国家级、省级濒危文物建筑,对这些建筑用“抢救”比“保护”来形容更为合适。(韩浩月)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