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从十八大报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12日 20:1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伟大战略顺应伟大时代——“五位一体”是把脉国际国内大势、继续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部署,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响亮回答

  湖北黄石大冶铁矿,一座深达440米、占地108万平方米的露天铁坑,将人们脑海中毫无交集的矿山和公园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

  这座有着1780多年历史的矿区,曾经是近代以来支撑中国工业化最主要的资源库之一,却因为长期的采矿作业,地质构造、地面植被受到很大影响,带来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黄石也因为长期对资源的依赖,成为我国44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困顿面前,是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开拓转型的智慧——黄石探索把枯竭的矿山转化为文化资源和工业旅游资源。2007年,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成为我国首个矿山公园,并于2010年跻身国内工业旅游为数不多的4A级景区。

  黄石的华丽转身,是资源环境瓶颈倒逼下奋力转型的一个缩影。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快车道上驰骋了几十年的中国列车,正驶入一个关键路口:既要推动经济更好发展,更要克服资源环境的种种制约。

  这是我们必须长期清醒面对的现实——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而放眼世界,能源资源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课题。金融危机爆发后,绿色经济、新能源、环保产业正成为各国纷纷抢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这既是挑战,但也为中国成为绿色发展的参与者、发动者、创新者和引领者提供了可能和机遇。

  “只有顺应历史趋势,我们的事业建设才会事半功倍。”十八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说,“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有清晰的把握和深刻的认知”。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清醒分析变革发展的国内外大势,十八大报告作出郑重回答。

  “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既为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指明了路径,更是在复杂形势中继续赢得发展主动权的伟大战略。”十八大代表、安徽省池州市委书记陈强认为。

  这也是顺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大部署——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且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在“吃饱穿暖”、甚至是“吃好穿好”后,人们的新期待也不断提升。

  “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顺应民生的需要。”十八大代表、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认为。

  “如何让小康社会从‘总体’走向‘全面’,需要下大功夫、大力气。这个功夫,不能简单靠一些理念和口号,更要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固定下来。”陈强代表认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这样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施芝鸿认为,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