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燕赵晚报:“生命之环”的生命在哪里?

2012年11月14日 09:29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斥资亿元、平均直径157米、1.2万只LED灯、用钢3000余吨,这个建筑名叫“生命之环”,坐落于辽宁抚顺市沈抚新城。当地城建局长称,这个庞然大物仅剩观赏这一项功能。(11月13日《南方都市报》)

  建筑是艺术,艺术都有很多个性的审美倾向在里面,充满争议在所难免。比如,央视新楼和“东方之门”被调侃成“大裤衩”和“秋裤”。纵观“生命之环”从概念到实施再到落成,认同与批评的声音都没有停歇过。如今,建筑本身庞大的体量、万只灯的耗能以及少了利用功能,恐怕其走向城市标识的过程中,少不了奢侈浪费的质疑。

  不过,当下的批评与质疑未必能够代表建筑未来的地位。对很多知名建筑,公众当初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意见,但并不妨碍其成为未来的名品。比如,巴黎艾菲尔铁塔当初就招致了严厉的批评,认为是丑陋的黑烟囱。即使在铁塔落成之后,批评的声浪也并未停息。

  当然,这不是说 “生命之环”一定会成为知名建筑,而是说建筑的魅力需要岁月来检验。建筑只有通过时间的酝酿,才能够逐步散发出应有的醇香。而批评的声音是建筑成长的一部分,也是赋予建筑生命的客观规律,人与建筑之间同样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

  当下的“生命之环”还只是一堆钢筋水泥,其标志意义上的文化内涵,不过是纸面上的主观表达。有了外形与规模的建筑,还需要培育其灵魂的成长。“文化之环”需要承载见证城市人文事件的功能,起到城市记忆相册的作用,被人记住的不只是其庞大的身躯与万灯齐亮的浮华,要让更多的文化内涵捂暖建筑的人文温度。

  “生命之环”的生命应扎根在城市的心里,而非宏伟的气势与独特的外形,更非政绩冲动与领导喜好的“一锤子”买卖。遵循城市建筑设计与建设的应有本质,少去许多的功利与浮躁,才会赋予建筑更持久的生命力。(木须虫)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