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公安报:“管官必先安内”也是一种反腐策略

2012年11月29日 16:19 来源:人民公安报 参与互动(0)

  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另一半的功劳。而一个贪官的背后,也往往有一个“贪内助”,在很多情况下,贪官的动力来源之一,其实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家人不断增长的私欲需要。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山东省供销社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矫智仁曾在法庭上道出的那句引人深思的感慨:“我戴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在众多的案例中,往往是夫唱妇随、全家上阵,结果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作为“后院”,“贤内助”的作用远远不止于照顾生活起居那样简单,一个好的配偶,往往也是一个忠告者、一个把关者。这个道理,被很多例子所佐证。尽管在很多人看来,干部腐败是机制的问题、本人的问题,配偶廉政教育跟廉政屏保、廉政短信一样,都只是一种舍本逐末之举,对于反腐工作没有实质性意义。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这同样是一种认识偏见。

  首先,一个官员的思想作风如何、廉政形象好不好,与其配偶的影响有着很大关系。“枕风乱吹”的结果,就是官员很难过金钱关、名利关和利益关。如果另一半是个爱慕虚荣的人,其无穷无尽的贪欲就可能会成为官员腐败的诱因。可以肯定地说,有了“贤内助”虽然未必成就好事,但有了“贪内助”必定“成就”坏事。

  反腐倡廉工作需要加强配偶的参与。工作即生活,生活也是工作的一部分。环境因素对于一个人价值观的改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工作环境如此,生活环境亦然。很多官员之所以走向腐败之路,并非其对腐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恰恰是受环境影响较大所致。因而,无论是从预防的角度而言,还是从教育的功能而谈,作为一个体系的反腐工作,都很有必要将家庭纳入其间,从而发挥制度性合力。

  此外,形式和内容是相互相依的存在,那么本与末也同样彼此作用。因此,任何一种尝试只要能发挥作用,都值得鼓励和提倡。比如实行的廉政谈话、警示教育,还有各地实行的将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和是否孝顺父母纳入官德考核之中,其间不乏反腐体系化的思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一个官员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么对群众自然也就没有多少感情;在邻里的印象都不好,那么也很难有群众基础。自然,如果其配偶本身就贪得无厌,要想不受影响同样也是一种奢望。

  由此可见,即便抛开“配偶”的特殊关系,作为普通的群众进行反腐知识普及,也可以算作一种基础营造吧。中国古书上有“攘外必先安内”之说,对于一个家庭又何尝不是如此?“管官必先安内”同样是一种很好的反腐策略。(唐 伟)

【编辑:陈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