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谈农妇跪访等弱势表达:底层不意味权益矮化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30日 08:25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媒体谈农妇跪访等弱势表达:底层不意味权益矮化
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一位妇女跪倒在县委书记前喊冤
“苗翠花”召开“讨薪发布会”

  相关新闻:

  农妇执拗维权映射“染缸社会”:诉求渠道不对称

  农妇的“秋菊式”守望

  类似“跪访”虽是种弱势表达 但这种较真不会让权益矮化

  在形形色色的中国面孔中,能够集文化水平低、经济独立性差、社会参与不足、性别歧视等弱势角色于一体的,恐怕非农村妇女莫属了。从最近的“彝凉农妇跪访总理”事件中,能连带出白彩珍、熊德明等一串名字,作为中国新闻叙事中不可磨灭的一些小人物,这些农妇以“秋菊”般的坚忍,戳弄着现实司法的乡村布局和城乡社会的临界逻辑。于建嵘曾以“底层立场”概括这类弱势表达。而囿于文化水准和表达技术的粗粝,同时也受限于某些渠道的狭窄,她们动辄下跪、自残的“悲壮”,有着迥异于现代社会文化肌理的另类色彩。显然,这样一组面孔投射出来的困境和觉醒,为中国农妇的人格演化提供了一份精神备案。她们也以此昭示了自我诉求的不可漠视——底层,并不意味着权益的矮化。

  天然的弱势存在,本能的正义需求——

  中国农妇“初长成”

  农村妇女,中国社会中一个庞大的群体,她们的态度和对待她们的态度,最能显现我们社会的文明进程。从一系列“跪访”事件中可以看到,她们内心世界出奇的朴素——事情总是要有个说法的。也许,正是文化素养的缺失,反而让其对正义公平的需求近乎本能。遗憾的是,凭借如此浅显直白的表达,并没有换回应有的保护,反而往往被作为“麻烦人物”再罹不公。

  [农妇一面] 天然的弱势形象

  还记得那位重庆农妇吴远碧吧,53岁的她,因病无钱手术,赌命挥刀自剖放出腹部积水。“这一刀下去,好了,就不再拖累家人了;要是要了命,也就不用再拖累家人了。”这是她的原话,听来悲壮得很。

  农妇,与其说是一个群体,不如说是一组面孔。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尽管有着对母性的感佩之至,有着对女性的温存呵护,但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农妇都不具备一个可以被分离出来,进行单独权益核算的群体。

  中国农村妇女,在传统中国,甚至在现在的很多地方,一直以家庭属性定义。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了解农妇,仅仅是通过一个个独立存在的新闻事件,而不是一种群体利益诉求。

  农妇的形象,有着古老的延续性脸谱:辛勤、内敛、任劳任怨。

  古诗里有很多反映农妇日常起居、辛苦劳作的场景:“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由于家庭定位的缘故,农村妇女的经济定位比较低,社会参与更是无从谈起。在吃饭场所都被限定在厨房的时代,权利对她们是奢侈的。

  即便经历过近代女权主义,现代个性张扬的淘洗,作为一个偏远角落,中国农妇,仍然带着天然的弱势,默默生存。

  在现代社会分工基本形成后,除了通过教育、城市化等,实现渠道性分化,农村妇女还是弱势者的集存——

  她们可能同时是一名农民工、一名没有经济地位的家庭成员、一名文化素养比较低的文盲……在鲁迅的眼里,中国妇女的解放,是从“脚”开始的。但是从现在来看,解放“脚”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在社会分配还不够完备的时候,权利申诉也伴随着无力,其中包括生存权。这一点,都市白领女子,可能体会不深。

  还记得那位重庆农妇吴远碧吧,53岁的她,因病无钱手术,赌命挥刀自剖放出腹部积水。“这一刀下去,好了,就不再拖累家人了;要是要了命,也就不用再拖累家人了。”这是她的原话,听来悲壮得很。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