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公众“末日情绪”融入日常生活 负面影响显现(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2月16日 13:35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媒体商家推波助澜

  调查中,不少专家认为,末日情绪流行的重要原因在于民众自身对于现实问题的焦虑及对生存环境的不满。

  诸多灾难影片正是契合了这一观众内心的需求。《2012》导演艾默里奇认为,我们最大的恐惧和虚无感,不是来自面对自然的不可知,也不全是关于对地震海啸的想象,而是面对人类内心邪恶与黑暗的恐惧,以及面对人类社会异化时产生的荒诞感,有时也来自我们对自然界无理性的毁灭,恐惧已种在每个现代人心中。

  另一部灾难片《漫道》创作人员表示,他们的作品是对动荡时期真实威胁带来的焦虑情绪的反映:新世纪以来,“911”恐怖袭击,局部地区冲突和战争,数次流行病,全球金融危机及最近人们对环境威胁的关注等。

  这些影片关注了民众生存焦虑,使得这些情绪得到不同程度释放和宣泄。不过有业内人士担忧,其艺术表达出的幻想又可能成为现实中焦虑情绪的载体,某种程度反而加剧了这种焦虑。

  2010年,广东当地有民众将污染造成的酸雨和冰岛火山爆发与世界末日联系在一起,大呼世界末日。

  最近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数据显示,11月5日到11月11日,日本全国3000余所儿科医院里,每所平均有8.75名诺如病毒感染者,连续4周呈增长趋势,加之去年的核辐射,不少民众将这些与电影中的情景联系,表示世界都要灭亡了,野田与其宣布进行大选,“倒不如组织日本人一起去避难”。

  部分媒体也为谣言扩散推波助澜。国外视频网站近期出现澳大利亚总理茱莉亚•吉拉德录制的50秒钟末日预言视频,她在视频中说,“玛雅人的预言是真的,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引起公众哗然,点击量达百万以上。尽管事后她澄清只是玩笑,但负面影响难以完全消除。

  另据记者调查,一些网络微博、论坛、贴吧等平台为了博人眼球,吸引点击率,也利用末日预言聚集了不少末日论拥护者,在这里,一些网民的负面情绪与不当言论可能因得不到适当引导被逐渐放大。

  此外,幕后市场的推手也在发力。

  12月12日,淘宝等网上商城推出的末日疯狂大促销活动,吸引了大批网民的关注和抢购。

  《2012》在三年前以超过4亿元票房在中国内地大获全胜,而今年11月9日上映的3D版,首周又以超过9000万元票房成绩再度成为票房冠军。

  据美国人Robert Vicino的网站显示,截至12月12日下午,已有2336 人预订“末日地堡”床位,位于印第安纳州的80人“地堡”床位已售罄。据介绍,16岁以下儿童入住一年需花费2.5万美元或3.5万美元,成人为3.5万美元或5万美元,四人套间租赁价为8.5万美元。

  “世界末日”俨然已成商品促销的有力“噱头”。

  难怪有媒体称,“感觉‘世界末日’就像一个商业项目一样,从假预言师,到贩卖杂货和其他必需品的人,看看有多少骗子正试着从中牟利。”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