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评镇雄遇难者遗体火化:请给遇难者充分尊重

2013年01月16日 05: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山体滑坡灾害的46名遇难者遗体,在未经遇难者家属签字同意、部分家属没见到亲人最后一面的情况下,已在县殡仪馆全部火化,引起部分遇难者家属及亲属不满。镇雄县“1·11”山体滑坡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人14日介绍,镇雄县委、县政府已向遇难者家属及亲属作出诚恳的道歉。(《南方日报》1月15日)

  中国人讲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这个意义上看,镇雄“匆忙火化”的选择,不仅令此前公布名单的作为成为一种讽刺,更失去了一次集结民心、抚恤民意的机会。

  正如不少村民所说,也许理解政府的做法,感情上却不能接受。而在“强制”与“匆忙”成为火化的关键词之后,公众表达的质疑显然还不仅在感情层面:

  一者,就在不久前,当地官员还明确表示,将尊重遇难者家属意见,对遇难者进行土葬或火葬。但转身就言行不一,这样的做派,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二者,所谓“防疫”和“家属可能无法接受”的说法,经不起推敲。天寒地冻,“防疫”的压力果真已经到了不能令亲属瞻仰遗容的地步?至于家属接受能力的担心,显然有些自以为是。面对天灾的悲恸,谁有权代替死者及家属处置身体权益?当然还有更夸张而无须辩驳的理由——殡仪馆“冷柜不够”。

  三者,对云南官方给出的“山体滑坡由持续雨雪天气引发”的说法,许多高坡村村民提出疑问。14日,有媒体引用高坡煤矿矿工的话,称“采矿区就在滑坡发生地正下方”。一些村民也告诉新华社记者,他们在山体滑坡时曾看到“山顶土石向上喷出”。“今年的雨雪不算大,为什么往年没有发生山体滑坡?”在类似疑问面前,匆忙火化遗体的行为,会让人产生欲盖弥彰的疑问。

  11日山体滑坡发生后,云南多支救援队迅速搜救,28小时内找到所有遇难者的遗体。为了不破坏遗体,很多救援人员在大致确定遗体位置后便改用手挖。“救援官兵们用锄头挖、用手刨”、“用行动寻找奇迹——我们用手刨出了4个人”等,成为救援行动中直抵人心的温暖语句。如今的强制火化,与搜救者用手挖罹难者遗体的悲悯,形成了怎样的反差?

  尽管对自然灾害遇难者遗体的处理,目前法律法规尚没有统一规定。但自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卫生部就曾发布《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方案指出,“自然灾害遇难者的遗体一般不会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强调“充分尊重原则”。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编写的《灾后死者尸体的处理》也认为,处理受难者的方式对于幸存者乃至整个社区的心理健康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悼念过程的一部分,亲属查看亲人遗体的需求应当得到尊重。

  遗憾的是,一句“已向遇难者家属及亲属作出诚恳的道歉”,似乎就为“强制火化”画上了句点。这样的歉意,市侩地指向家属及亲人的“稳定情绪”,缺少对逝者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权益的敬重。天灾不可避,人祸当可免。错漏的作为以及并不诚恳的态度,会愧对那些曾被念出名字的公民。邓海建

【编辑:吉翔】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