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称日就中国飞机入钓鱼岛海域表态“玩暧昧”

2013年01月18日 09:3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一则简讯引发的“硝烟”

  ——中日之间会否动武(下)

  1月15日,朝日新闻一则寥寥数语的简讯引起轩然大波——小野寺五典防卫相15日在会见记者时,表示了如下方针:“若中国飞机在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周边的领空无视无线警告,继续侵入领空,日方将发射曳光弹予以警告。小野寺还介绍了若有别国飞机侵犯领空的应对方式,以牵制中国。”中国环球网迅即以“日本首次明确将对进入钓鱼岛中国飞机警告射击”为题予以报道,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甚至法新社等境外主流媒体也纷纷刊登消息称:“中日之间随时可能擦枪走火。”

  然而,向小野寺五典提问的凤凰卫视驻东京首席记者李淼则在微博上发帖称:“文中的香港记者就是我,问题是我问的。但日本防卫大臣没回答‘将发射曳光弹警告射击’,他连‘信号弹’、‘警告射击’的词都没提,更别说‘明确表示’。这是部分媒体的延伸解释。”翌日,人民网也在主页上刊发报道,标题为:“日本防卫相从未表态将对中国飞机警告射击 日媒相关报道系误传”。但耐人寻味的是,不仅产经新闻和每日新闻分别以“中国飞机若侵入领空 将发射曳光弹进行警告”、“对侵犯领空的飞机将进行警告射击”为题续发简讯,而且隔日读卖新闻也发了同样“基调”的简讯。

  日本各主流媒体口径一致,似可采信,何况朝日新闻是对华比较友好且比较严谨的媒体。但凤凰记者李淼有凭有据言之凿凿,也不由人不信。究竟孰是孰非?

  为了判明是非,我们首先须阅读信息源——原文。以下为凤凰卫视记者李淼和小野寺的对话。李:“日方有报道称,安倍首相已指令防卫大臣探讨对中国飞机进行警告射击。防卫省是否在具体探讨这件事?”小野寺:“与其说防卫省内部在具体探讨,毋宁说针对他国(飞机)侵犯我国领空,不管是哪个国家,防卫省都早有预案,并非特别针对如2012年12月13日中国官方飞机侵入领空那样的事例。在这方面,日本的方针一如既往,并没有改变。”李:“也就是说,若中国飞机进入日本所谓领空,日本可能会对中国飞机进行警告射击?”小野寺:“无论哪个国家,若有他国飞机进入本国领空,在多次警告后仍不退出的情况下,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应对方式。我国也会按照国际准则采取相应措施。”

  若仅解读上述对话,你觉得孰是孰非?是误报?若果真是误报,难道日本最主要的几家报纸会先后陆续误报?

  必须强调,日本人讲话,原本就有“建前”和“本音”,我通俗地比喻为“台词”和“潜台词”。在这次对话中,小野寺显示了日本人经典的语言风范。凤凰卫视记者的提问,看似并不刁钻,但实际让小野寺五典陷入尴尬境地。因为,他若表态“强硬”,必引起美国不满乃至警告。但若表态“软弱”,则和自己一贯坚持的立场不符。于是,他拿出了日本人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看家本领:“玩暧昧”。表面上,他什么都没说,但实际上,他该说的都说了。为证实上述判断是否正确,我通过有关渠道专门咨询了“始作俑者”——朝日新闻的报道部部长。按照他的解释:“小野寺五典防长话里有话。”

  1月16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围绕中国飞机巡航钓鱼岛一事,美国政府近日已要求日方保持克制,勿对中国飞机进行‘警告射击’。若小野寺五典不是“话里有话”,那山姆大叔岂不没事找碴儿?当然不是。显然,山姆大叔没被他“忽悠”。

  从这一事例,我们不难发现日本语言文化乃至日本人的特点,不难发现“一条消息”对中日关系会产生何等影响,更不难发现媒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冯玮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