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最北气象人在极寒中世代坚守

2013年01月19日 12:4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三九天的深夜,大兴安岭深处的漠河县北极村,气温逼近零下40摄氏度。又一个极寒之夜,但驻守在这个中国最北乡村22年的气象员郭大勇,工作才刚刚开始。

  多加层皮帽子是为了防止双颊冻伤,裸手上阵是为了更方便写下观测数据,记录地温和气温、测算蒸发量、取日照轨迹图纸……琐碎的工作需要专心和细致,20分钟过去了,郭大勇粗糙的双手冻得通红。“没啥,都习惯了!”郭大勇在寒风中蹭了下鼻涕。

  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端的乡村。1957年,中国正式在“中国北极”漠河建立“最北”气象站,但在一年后毁于一场特大洪水,待复建时又遭遇极端低温和交通阻塞的双重考验,新中国第一代“最北”气象人硬是靠着“马爬犁”拉着人和砖瓦,把气象站“堆起来”。

  曾经有许多人都抱着对“中国北极”的憧憬来“试试看”,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远离城市的热闹繁华,将人生扎根于这片白雪皑皑的白桦林,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责任感。

  电视剧《北极光》让更多人了解了中国第一代“最北”气象人的感人故事,电视剧中主人公的原型正是这座“最北”气象站的第一任站长周儒锵,这个曾经响应号召到边疆支援建设的广东小伙如今已过花甲之年,但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最北”气象人的坚守精神仍在继续。

  现任北极村气象站站长冯显华说:“以前最艰苦的时候是土房子加炉筒子,后半夜冻得头皮发麻,全天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到屋外观测一次数据,一般人吃不了这份辛苦,可干这份活就是要吃苦耐劳、守得住寂寞才行,老一辈的精神不能丢!”

  和冯显华、郭大勇一样的新一代“最北”气象人没有食言。自1991年从老一代“最北”气象人手中接过这个担子,观测工作从未停止过一天,“零差错”的纪录保持至今。

  2004年,中国决定在漠河建设“最北”飞机场,这对漠河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然而,作为中国第一个高寒冻土地区的飞机场,其施工建设更需要精准的气象数据。冯显华、郭大勇和曲波为了完成这一长时间室外观测任务,便在森林腹地一处缓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外面扣上塑料布,搭建了一座临时气象站,24小时轮班观测。

  郭大勇回忆说:“当时外面零下四十几摄氏度的低温,又常遇大雪,交通不便,棚子里馒头都冻硬了,但当时一心只想把任务完成,所有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毕竟建设‘最北’机场意义重大!”

  漫长冬季,常年在严酷的环境中作业,对气象员的身体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室内外温差相差六十多摄氏度,频繁巡视测量,让他们的牙齿、关节、皮肤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如今才40出头的郭大勇已经满口假牙,而冯显华也只有10颗完整牙齿。郭大勇笑说:“没办法,屋里屋外冷热交替就是这样,让人‘未老先衰’。”

  如今的中国“最北”气象站,观测条件已经得到极大改观。自动站观测业务的引入让冯显华和郭大勇的工作少了许多繁琐,但细致专业的人工数据监测工作仍让他们时刻保持着紧张的工作状态。

  “虽然只是记录者,但我们对这份工作由衷热爱,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边疆地区的自然灾害防治意义重大。”郭大勇说。(记者 许正)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