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院院士被指老龄化严重 学者吁推能力优先模式

2013年02月15日 21:22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一篇博客,点击近万。这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侠两天前发表在个人博客上的文章《中国科学精英老龄化太严重!》,文章直指中国科学精英群体——两院院士目前面临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一时引发热议。身在科学界,李教授何出此言?老龄化严重,若真如此,解决之道在哪儿?

  春节里人人忙拜年,李侠直说“没想到”,没想到小小一篇博客,谈谈院士老话题,吸引这么多人关注。

  李侠:有这样一个这样的效果我也没想到。一篇小博客文章有几千个点击率,我也没想到。但是我相信,在科学界的人都明显意识到了一点,国家每年科技投入在增加,而这个国家并没有做出与这种投入相应的进步,这是让人很不满的。人们总想问一个问题,那些资源都跑到哪儿去了?

  科学界的现状和问题,李侠不避讳,作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他平时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这一次说起院士老龄化,他说也是研究是顺便想到。

  李侠:它是个老问题,我是想做与此有关的别的工作,正好看到有这样的现成的图表,正好把它做出来,也是一种思考。

  李侠的博客里贴了几张图,标明来自中国科学院网站和中国工程院网站,院士们的年龄分布柱状图里,70-79岁这一栏格外突出,仅以中国工程院为例,目前在职院士765人,平均年龄74.3岁。李侠用了“元老院”这个说法,他写道,“科学不是怀旧的城堡,科学是一项需要未来的事业!”

  李侠:七八十岁、八九十岁的老先生,他们人很好,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它需要最新的思想,最有活力的活力和激情,他们不具备了。没有必要去折腾老人了。比方说发生战争了,你总该让年轻人上战场而不该让老年人上战场。

  38岁即到达学术峰值,院士们又多是七八十岁,甚至八九十岁,李侠教授的这番对比试图佐证“中国学术精英老龄化”的说法,进而得出“去老龄化”的结论。李侠说,之所以选取了两院院士的数字,是因为院士们代表了中国科学界精英团体。那么“去老龄化”又如何能够推进?

  最直接的办法,李侠提出在两院院士中加大45-65岁这个年龄段的比例。

  李侠:我们说的45到65岁是什么概念?中国文化传统有严重的论资排辈,导致年轻人做了最好的工作,也不见得能授予你最高的称号。所以,等个十年八年,你45岁的时候,你的成果真的被证明很好很伟大,那么你就应该被授予这样一个荣誉称号。

  身处科学界,李侠一再说自己批评不是为摧毁,何况中国科学界还算不错。

  李侠:应该说科学界,我们批评它是希望它做得更好,而不是摧毁它。

  去老龄化,如同其他改革一样,李侠也说到其中不易,但他说其实具体的操作办法并不复杂。

  李侠:问题很简单,也没有像我们想的那么复杂。比方说,一个岗位,是因人设岗还是因事设岗,如果我们本着一种公平正义的原则,那么肯定让能者先上,对于老的或者能力差的,进行一种补偿原则,这就解决这个问题了。把每个人的称号拿掉,凭能力竞争这个岗位,这就是全世界通用的“能力优先”模式。

  只是如何推动改革,还靠更多人的努力,对前景,他依然看好。

  李侠:而我今天倒希望,整个中国的改革,包括科学界,应该重新启动“倒逼机制”。如果仍然迷恋于顶层设计,谁也不会让自己团体的利益受损。任何一个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阻力,来自于利益集团,而不是利益的受损者。

  记者:那您还看好这种改革的趋势吗?

  李侠:对,我相当看好。(记者王娴)

【编辑:邓永胜】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