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环保监督必须摆脱地方利益制约

2013年02月20日 09: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山东潍坊地下排污事件已发酵多日,当地环保部门此前表示,个别企业存在乱排污水污染环境的情况,但目前没有发现网上所说的“通过高压水井将污水排到地下1000多米”的情况。相关调查还在继续,但这一结果受到公众质疑。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环保机构先后陷入舆论质疑漩涡,公信力备受影响。请听新闻观察:环保监督必须摆脱地方利益制约。

  从雾霾天气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地方应急机制、到被企业家出20万邀请下河游泳的浙江瑞安环保局长“职责不在自己”的托词、再到真相未现的地下水危机,本应保护环境的地方环保部门近来一再被带上行政不作为、甚至“监守自盗”的帽子。公益环保人士邓飞发微博说:“地方领导人要最大政绩,企业要最大利润,GDP必然会把他们搞到一起,地方环保局只有顺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丛虎对此表示认同。

  王丛虎:地方的制约力量越来越大。所以如果我们有一个变革,实现垂直管理,不能说一定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从体制和机构的角度来看,比现在可能会好一点。

  其实,早在2006年前后,当时的环保总局就曾多次明确表示,一直在研究有关环保系统实行垂直管理的问题。此后,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华北等6个区域的环境督查派出机构和6个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派出机构得以建立,这在当时也被看做是一种折中的方案。不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看来,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些派出机构也难以摆脱地方力量的掣肘。

  周宏春:第一,《环保法》规定,地方政府对于环境保护负有法律责任;第二,成立的中心的编制、孩子上学、家庭还是落在地方;第三,你的任命还是要和地方协调。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实际上,从一开始,有关环保系统垂直管理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比如编制和财政能否保证、获得强势地位后会否带来寻租空间等等。王丛虎对此并不认同。

  王丛虎:如果把解决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放在第一位,显然如果进行垂直管理要好一点,个人觉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污染问题给社会、民生带来的巨大问题,这是我们首先的一个价值判断。

  周宏春认为,垂直管理是发展方向,但是必须同时加强组织、制度、执行、政策的上下联动。他还强调,从短期来看,提升执法力度、加大违法成本更为迫切、有效。

  周宏春:环保问题是监督、管理和公众参与。我们现在的环保投入很多,实际上不是‘知道不知道’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做的问题,大棒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来,最核心的还是应该加大执法力度。(记者庄胜春)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