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葛剑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遏止"公地悲剧"发生

2013年03月05日 15:15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美国学者哈定于1968年在《科学》发表了一篇文章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共享一片草场。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尽管他们都知道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场崩溃。但是,在无制度制约情景之下,由于草场退化的代价将由大家共同负担,每个牧民都从自己利益出发选择多养羊获取更多的利益,最终结果导致草场持续衰退,直至毁灭,所有牧民共同破产。这就是著名的“公地悲剧”理论。

目前,这种悲剧还在持续地上演,诸如全球范围的CO2过度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区域的雾霾天气、河流断流与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灭绝等严重生态问题,已日益演变成为全球关注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资源短缺的人口大国中上演的更为剧烈。今年一月中下旬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京、津、冀等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或严重污染。持续十多日的雾霾天气直接影响了公众的生活健康以及幸福指数的提升。雾霾危机的形成虽然有大气环流等气象因素,但真正罪魁祸首却是生产生活中化石燃料污染物的超量积聚排放。据相关监测数据表明,在北京市的PM2.5污染源中,机动车排放污染占22%,煤炭污染占16.7%,工业喷涂污染占16.3%,城市扬尘污染占16%。源于人为因素的雾霾危机再一次给我们敲醒了生态警钟。可以预见,这些问题必将成为我国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和制约瓶颈。

一、遏止“公地悲剧”的持续恶化,呼唤着生态文明体制与制度的诞生

“公地悲剧”发生的根源在于生态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生态资源长期游离于经济和社会制度之外,我们的生态被长期破坏性、浪费性地低价使用甚至免费使用,于是各类环境问题相继暴发,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在无规则制约的情况下被“人人知道后果、人人过度使用,人人无责无奈”。“公地悲剧”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了,它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生存和发展的政治与社会问题。早在1997年,全球2500名经济学家,包括50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认为现有的传统经济模式难以规范和遏止人类对资源过度掠夺和无限制扩张带来的问题,不仅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将引发政治、社会和地缘政治等巨大风险,呼吁亟待建立一个新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发展秩序。

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根据国际著名经济战略学家布朗2004年的测算,如果2030年中国人均生活水平和耗能标准达到美国2004年的水平,那么每年的钢铁、水泥、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和需求量将震惊世界,他们惊呼着中国将赫然出现在世界上,中国发展的事情将急剧重新分配财富,并且震撼整个世界,结论就是如果中国人做美国梦,那么中国梦就是美国的噩梦。这一推理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我们必须选择一条崭新的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审视我们现有的经济模式和管理体制。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并且制定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发展方略,这是执政党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崭新成果,是我们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世界文明发展史新的伟大贡献。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面临着两大矛盾。第一是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制度、法律和法规难以遏制环境恶化蔓延的快速趋势;第二是生态涵养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大差距,我们现有的经济制度和治理措施难以解决这种深层次的问题。这是我们落实中共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战略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构建生态服务型经济,着力发挥市场经济对生态建设的支撑功用

我们迫切地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生态资源到底是什么?它为我们生存环境(养分、土壤、淡水和大气资源等等)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功能。但是,在市场经济中这些生态资源尚未体现出更多的商品属性,不能够直接带来财富。例如,目前北京市的GDP已超过1万亿元,据测算郊区县每年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也达到1万多亿元,但由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却不能完全体现出后者的实际经济价值。丰富的生态资源未能有效地促进这些区域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类似的情况在全国也普遍存在。例如,虽然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自身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每年为中部和东部提供着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然而当前的生态补偿制度却难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如何科学等价的进行补偿,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制度设计问题。

现实中,一些地方的GDP经济增长方式仍属于“丢弃型经济增长模式”,忽视了生态资源服务的经济价值,难以从根本上遏止“公地悲剧”的蔓延。因此,要积极改进现有经济制度,把生态资源服务进行价值化,并纳入经济体制和制度之内,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生态服务型经济。只有在这样的“公地使用”规则之下,对于使用生态资源不是简单的补偿,而是全成本的等价交换,才能让滥用、私用和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

生态资源作为必要的生产要素,要更好地进入市场经济。政府要从体制层面给生态资源一个市场经济的支撑体系。生态资源要成为生态产品,更要成为生态商品。对于生态产品、生态商品,我们不是简单的补偿,而是要进入生态市场和交易市场进行等价交换。要尽快拟定完善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促使鼓励发展政策与鼓励环保政策的充分融合。创新环境经济政策,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制定实施环境经济政策,探索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机制创新。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的方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充分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让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态系统修养生息、恢复生机,解决长期积累的生态欠账。要加大生态财政投入,推行绿色政府采购。同时加速对水权、碳排放、排污权等交易试点,对价格形成机制等问题要有所突破。

三、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不简单是生态保护,更是一种中国民族文化、信仰和核心价值观。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其深层次的根源是人们缺乏应有的生态意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生态环境问题的真正解决,最终一定要依靠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知识和行为习惯。培育公民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能唤起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察觉与正视,树立生态忧患意识。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知识,能运用生态科学技术协调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审视自然,保护环境。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习惯,能用实际行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基础。

当前,由于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的支撑,人们生态文明观念淡薄,尚未唤起对环境保护的自觉行动。在经济建设上,政府部门、企业对大气污染、物种灭绝、淡水资源面临枯竭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普遍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深刻。“小而全”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严重透支,付出“杀鸡取卵”的资源环境代价。在制度建设上,尽管很多政策涉及面广泛,但指导性层面的多、具体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执法力度不严、制裁手段单一,失去了法律应有的效力。在生活方式上,市民、农民、牧民的环保意识和知识不足,于是垃圾污染、毁林开荒、粗放放牧等现象不断出现,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培育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既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政府自身的义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先正本清源,要求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妥善解决既要生产发展又要生态良好的现实难题。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还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四、开展全民生态教育,培育公民生态文明素养

充分发挥政府在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中的作用,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树立生态文化价值观,提升公民生态文明素养,培养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强化学校教育,生态教育从娃娃抓起。幼儿园、小学、中学、高校应把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建议每年有十个课时左右的教学内容,把生态教育贯穿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二是将生态文化、生态知识教育纳入政府部门人员的岗位培训中,以生态文化理念引领政府绿色施政,用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有力推动生态建设的制度设计和法律政策执行,将生态文明纳入政府决策、规划、管理、考核的各个环节,避免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谋其政,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三是广泛利用多种平台,提升公民生态文化素养。建立网上和实体两类生态文化共享平台。一方面宣传、倡导生态伦理观念,开展生活节能、节水、垃圾分类、饮食节约的生态文化教育,改变旧的高消耗生活方式;建立旧家电交易、电池回收等绿色交易或绿色消费的网络平台。另一方面,政府在部分林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建设一批规模适当、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普教育和生态教育示范基地,倡导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和现代林业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建议制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引领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和实施步骤;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评价指标;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之中,制定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和相应法律法规,制定鼓励扶持生态产业发展和吸引培养生态高端人才的相关政策;开展生态文化理念的宣传教育形式内容;实施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制度等,成为指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