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谈议政碎片化问题:部分议政被琐碎陈述淹没

2013年03月12日 11: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曹林说会

  碎片化议政如何被吸纳

  两会热闹的信息海洋里,每天都会看到无数种声音,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时候一个声音还没被倾听被关注,迅速被另一个声音淹没了;一个提案还没被充分讨论,很快就被另一个议案所遮掩。这种喧嚣嘈杂的舆论场中,每人几分钟发言的小组讨论中,一些话题被碎片化,部分议政被琐碎的陈述和浅层的批评所淹没。

  这种碎片化,是两会舆论场所几乎不可避免的现象。民众平日“上达天听”的表达机会不多,媒体热衷于“终于逮着官员”的两会效应,一些代表委员还没有养成日常议政的习惯,便使只有10多天的全国两会,发生了严重的民意拥堵。大家都想赶着在这几天将自己想法说出来,争相借助两会效应放大自己的声音,抢话筒和争“眼球”是必然的。

  每年两会小组讨论中都会出现严重的抢话筒现象,比如今年3月9日,安徽代表团审议人大常委会报告,刘丽连续举了两次手,没轮到发言,干脆直接站了起来:“我代表那些打工的兄弟姐妹们,发个言!”还有,贵州省代表团8日的分组讨论会上,农民代表梁文同和同为代表的副省长蒙启良同时申请当场会议的最后一个发言机会,他说:蒙省长,别和我抢了,让我发几句言吧!我从2月21日被选为代表开始,就一直琢磨要在两会上替农民说点什么。之所以会抢着说,可能是这些代表平常面对重要人物说话的机会太少了。

  让人有些担忧的是,在这种众声喧哗的民意中,有些议题被碎片化了,成为七零八乱的话题罗列,你方唱罢我登场,如何能起到应有的议政效果?如何能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解决碎片化议政,首先要让民意能有更多日常表达的机会,创造条件让民众的批评和监督传达到政府耳中。民众平常有理有处说,有话有处讲,有维权渠道,民声民意在日常得到疏导,自然就不会堵在两会了。

  政协委员葛剑雄说:形形色色的各类问题被带到全国两会,让两会承载了许多不应由其背负的内容。有些议案、提案,所议之事、所建之言,是法律早已明确的政府职责,对人大来说,该是问责;对政协来说,则是监督。还有一些问题,太地方化、部门化了,实不该占用全国两会这个宝贵平台和时间——日常渠道的闭塞,让两会拥挤不堪,既让话题碎片化了,也影响了议政的效率。

  解决议政碎片化的问题,也需要代表委员们提高自身的议政素养,提高议政质量,让议政从“发几句牢骚”变成“建设性的议政”。议政的碎片化,对应的是议政的“牢骚化”,一些代表委员可能并没有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仅仅停留于发牢骚的网帖层面。一些代表委员经常抱怨自己的建议被相关部委用官话套话敷衍,有部委的不负责任,也有代表委员的不负责任,面对一些满嘴“跑火车”、不着边际的提案,确实让人无法回复。代表委员议政要超越发牢骚,要有严谨的调查,提出真问题,拿出可操作的方案。而且要持续关注一个问题,而不是看到什么热就追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议政碎片化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低质化的结果。

  最后相关部委要认真做好回复,代表委员提出问题,被监督的部门要好好回答问题,给出时间表,让问题一个个地得到解决,不能让那些提出的问题在两会后就烂尾。一步一个脚印,让碎片化的议政被制度化地吸纳。(曹林)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