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黄奇帆:重庆没有模式 只有智慧型改革的探索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3月19日 10:04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在全国GDP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重庆连续5年保持15%的经济增速。2011年,重庆GDP突破1万亿元。2009—2012年,在《中国经济周刊》的31省份GDP含金量排名中,重庆GDP含金量连续4年位列前十。

  但重庆也是复杂和多样化的。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的话来说,重庆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发展农业,规模化是难点;发展工业,炸出一块平坦的厂房园区都很费劲。与此同时,层峦叠嶂中隐藏的高山居民、贫困居民和三峡移民,又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最难以拉动却又不容忽视的一环。

  2007年,重庆获批成为我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5年间,重庆的大胆尝试引发无数议论,“地票”、城乡土地资源流转、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双轨制”住房及公租房规划……每一步,重庆的改革之刀都直指制度改革和民生热点的最深处。

  热议中,黄奇帆很平静。他既不认为重庆改革是“冒进”,也不认可“重庆模式”的提法。他只希望做一个智慧型改革的推动者、资源优化配置型改革的探索者、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者。

  3月10日,黄奇帆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回应引起争论的热点,解读重庆的探索与尝试。

  重庆“没有模式”

  《中国经济周刊》:重庆经济连续5年高速增长,得益于哪些优势?是否能总结供全国学习的“重庆模式”?

  黄奇帆:没有模式,只有智慧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探索。重庆有很多机遇,比如西部大开发政策,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长期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部署,明确了重庆的定位——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重庆也是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让重庆享受到了财税改革、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双轨制住房改革、地票交易等制度改革的红利;同时,重庆也有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和两个保税区的机遇,以及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除了制度政策优势,重庆开放的动力也在加强。进出口总额5年翻了三番,达到532亿美元。利用外资5年增长10倍,达到106亿美元,规模全国前八。在整合国内外资源上,在基础设施、工业项目、房地产和服务业方面,重庆也在加大内外资的引进力度,还与央企达成合作,形成内需和资源优势。

  半小时给总理讲清楚“地票”

  《中国经济周刊》:重庆的“地票”是如何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流转的?

  黄奇帆:2008年底,我们打算进行一种大胆的尝试,创设一种将农村用地指标转移到城市使用的交易品,也就是“地票”,主要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闲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

  “地票”交易制度是“先造地后用地”,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依法有序退出,先把农村建设用地转化成耕地之后,才在城市新增建设用地,对耕地的保护力度更大、保护效果更好。同时,“地票”交易制度创新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期,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而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

  过去近4年,“地票”为城市建设换得11.1万亩建设用地指标,且为“三农”建设筹集到了200多亿元建设资金。

  《中国经济周刊》:土地资源流转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守住耕地红线?如何保证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

  黄奇帆:“地票”的范围是有限度的,是农村闲置的建设性土地,在乡镇政府的领导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带动下,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把它复垦为耕地。如果复垦出1000亩耕地,产生1000亩“地票”,到土地交易所去挂牌交易,按照20万每亩的价格,就是2亿,房产商出了这2亿,按土地利用规划,就可以到城郊结合部取得1000亩用地的优先权。先复耕,再征地,这是我们这个机制的刚性操作的底线。城乡土地这样增减相挂钩,我现在就有把握说,10年以后,重庆3400万亩耕地保证一亩不少。

  现在,一般农村闲置下来的住房,即使房子造得再好,一两百平方米的房子也只能卖10万、5万,离城市几百公里远的山沟沟,住房怎么也卖不出什么好价钱。但是“地票”却能使农民的地价大幅增值,农民拿到这个钱,可以在城市里租房或者去公租房居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对农村致富和增加财产性收入都有好处。

  我们的“地票”交易制度是利用级差地租原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思路,并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交易价款扣除成本后,85%直补农民,15%归集体。目前,重庆已经累计交易“地票”11万亩、反哺“三农”222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有人反对“地票”制度,认为很容易造成农民利益受损,并使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制度漏洞仍无法避免。

  黄奇帆:没人反对我们,我觉得很顺利啊。我的印象是2008年想到了“地票”制度,然后我跟当时重庆市国土局的人做了布置。有一天,中央几个部委的人来做调查研究,我当时不在重庆,我们国土局的人跟他们报告了,当时没同意。我说,肯定是报告没讲清楚,这么简单合理的好事情怎么会不同意啊?我就直接去汇报,跑到国土资源部,在那边讲了一个小时,部长、副部长都明确表示支持。

  不久,总理到重庆视察工作,他很关心“三农”,我向他报告这件事。当时是在去重庆江津的路上,要一个多小时车程,仅用了半个小时就汇报清楚了,他很支持我们搞这样的试验。从设想的提出,到6月份中央下达文件,同意我们搞“地票”,一共才两个月。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如您所说,“有节奏”使用土地储备?

  黄奇帆:土地储备重要意义在于由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并将收益用于公共项目。重庆开始高速增长时,我们就进行了足量储备,大约有40多万亩。要么不储备,要储备就要有规划并一步到位。储备的土地不能搞竭泽而渔,不能一届政府几年时间就把城市今后20年可用的土地都占用了,要细水长流。我认为,每年只准用储备量的5%,够用20年。我们说到做到,2002—2012年,10年我们实际卖掉的、用掉的地是19.9万亩,正好每年用了5%。同时,储备地50%用于公共项目,如大学城、公租房等等;50%用于经营性开发,这样就比较合理。经营性开发的收益,扣除成本后,也投入到了城市桥梁、隧道、大剧院等公共项目上,改善了城市的功能。

【编辑:程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