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食品安全检测应提前到生产源头

2013年04月25日 14:39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参与互动(0)

  “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应从当前对终端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推前到生产源头的现场检测,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源头快检筛查与实验室仪器分析检测确证相结合的检测模式。”4月19日,在仪器信息网主办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分会和检验检疫仪器分会副理事长蒋士强认为,这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实行的重要转变。

  蒋士强从事农业、生物技术、检验检疫和环境检测中的科学仪器与测试技术研究已30多年,近十年来主要关注食品和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与检测技术的研究,是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工信部、质检总局5个部门的咨询专家。在本次论坛上,蒋士强发表了题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在我国的特需性及主流技术进展》的演讲。

  蒋士强认为,我国农产品、食品的生产和供给渠道多、数量大、规模小且分散。目前,我国的实验室仪器分析检测中,样品前处理耗时较长,检测仪器和试剂成本较高,操作较复杂,通量较低。因此,从生产源头开始全面、及时地监控食品安全,发展快速、方便的现场检测与筛查技术,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但他同时强调,快检技术必须与实验室分析仪器的检测相结合。“快检结果为阳性的样品必须用实验室标准检测方法进行确证;快检结果为阴性的产品,也要按比例抽检后用标准检测方法检测;同时,快检方法还需与标准方法进行比对。”蒋士强认为,只有这样,源头快检筛查与实验室仪器分析检测确证相结合的检测模式才是完善的。

  快速检测和筛查的技术和仪器设备在国外也很受重视。蒋士强举例说,一次进样可检测数百种残留物及其代谢物的多残留分析技术与仪器在国外已成主流;一天可检测数千份样品的生物芯片分析系统和以新一代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仪为基础,集免疫敏感芯片、微流控、纳米技术、分子印迹为一体的仪器,也已被视为未来实验室快速检测和筛查仪器的发展方向;在规模化食品生产现场,在线的质控技术与设备则被视为建立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重要环节和措施。

  目前用于快速筛查与现场速测的技术与仪器很多,但技术发展成熟的并不多。我国的企业近几年在这方面已有了较大发展,有的已经实现产业化,有的正在研发中,有的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蒋士强认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设备是许多成熟技术、设备与新方法、新技术的整合,并在其基础上的衍生和发展。今后还会有更多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大大改进现有快检技术与设备。《中国质量报》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