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星十一号”经历芦山地震后成功发射

2013年05月02日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5月2日凌晨0时0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十一号”通信卫星,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76次航天发射。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中新网西昌5月2日电 (张梦 屠海超)5月2日凌晨,“4·20”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后的第12天,距震中200多公里外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经历地震洗礼的“长征三号乙”和“中星十一号”星箭组合体顺利点火升空,并将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当时塔架后大门已经降到三分之二了,如果这个后大门不能正常打开,将严重影响各通信信号的正常传递。”地震发生时,在塔架最顶层15层工作的塔勤操作手张超正在操纵后大门起降,他迅速向在8层的观察员汇报,直到后大门起降完毕后,才迅速撤离。

  发射场01指挥员肖锋回忆说,地震发生时共有40多名工作人员在高达97米的活动勤务塔上,对“长征三号乙”火箭进行例行检查。早晨8点02分,塔架突然出现剧烈晃动,技术人员在保证星箭安全的前提下,才迅速撤离。

  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站长李本琪介绍,在确保人员安全后,该站立即开展了对发射场、发射塔架情况的深入普查,对试验设备产品的精度性能和发射场区关键点的地理信息数据也进行了全面的复核查验,同时进行后期的预防加固防护措施,以确保“中星十一号”卫星发射任务节点不受影响。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还将灾后发射场普查复核工作纳入灾害应急演练预案,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效机制进行落实。

  据悉,“中星十一号”通信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稳定在轨运行,对保障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应急通信具有重要作用。(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