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方日报:群众的误解也是一面镜子

2013年06月04日 09:2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看了5月28日本版《经得起考验的“政绩工程”是真政绩》一文后,笔者感到,群众对领导干部一心为群众办的实事产生一些误解,看起来是群众的问题,实际上是由于领导干部平时联系群众不够造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的误解也是一面镜子,它能折射出领导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而值得领导干部认真反思。

  如果不费心思问需于民,就容易引起群众的误解。有的领导觉得,自己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对群众的需求早已心中有数,没必要在做事之前再跟群众商量。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每个地方的群众需求往往是复杂而又多变的,不同地方的群众需求也可能会截然不同,加之受条件所限,一任领导只能做成几件事。因此,领导干部在为群众做实事之前,应该在充分听取群众呼声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条件和轻重缓急作出合理的规划,并且公布于众,让群众明白这届班子准备为群众做哪几件事,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做,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兑现。这样一来,群众就不会把百姓急需的“民心工程”当作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

  若是不下功夫引导群众,就容易引起群众的误会。有的群众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难免会存在不全面、不长远、不理性的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拿出足够的耐心,同群众进行不厌其烦的沟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领导干部只要解释到位了,群众就会消除片面认识,改变短视观念,克服主观思维,从而会坚定不移地相信政府,真心实意地拥护政府,全力以赴地支持政府。可是,有的领导却不愿意这么做。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一时有误会的群众终究会理解的。这种看法有待商榷。无数事实表明,政府要想把一项决策又好又快地落实下去,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尽可能多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倘若不让开支全程公开,就容易引起群众的猜疑。有的实事因为牵涉到巨额资金的投入,因而备受关注。因此,防止群众猜疑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每一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有的领导觉得,只要自己行得正,就不怕别人说长道短。这种观点笔者也不敢苟同。从一些曝光的腐败案件来看,有的领导虽然自身清正廉洁,但由于在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方面没有实行有关制度,因而给一些“放心”的部属提供了犯错的机会,从而出现了“清官手下出贪官”的遗憾。(尹 敏)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