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日报:奶粉当“药”管,“严”才是关键

2013年06月04日 13:42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5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加强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便是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这个消息被人们称之为“送给全国儿童的厚礼”。而要让这份厚礼真正成为婴幼儿安全食用奶粉的保障,关键在于监管部门能否持之以恒地坚守“严”字。

  权威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1700万婴儿出生,目前婴幼儿(0—3岁)总人数为4800多万。尽管医疗机构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奶粉食用量还是呈现上升趋势。中商情报网分析预测,到2015年,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量将超过80万吨,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元。如此大的需求量,其质量安全当然就成为重大民生问题。把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上升到药品高度,体现了国家提高婴幼儿奶粉质量的决心。

  其实,在适用食品监管办法的时候,只要监管部门真正做到“严”字,婴幼儿奶粉也不会出现那么多严重问题。就因为不严,导致一些奶企生产过程监督缺失,流通环节监管不力。直到发生“三鹿事件”后,国人对国产奶粉信心大失,奶企、监管部门才知道“严”字的分量。

  一位母亲在回答为啥迷信“洋奶粉”时说:“咱信的不是‘洋奶企’,而是‘洋监管’”。相信“洋监管”,其实是对“洋监管”“严”的信任。在荷兰,每一份交售的牛奶都被取样检验,每14天对其中的一份样品进行检验,每天对其他样品进行乳脂、蛋白质含量检验,对每一份交售的牛奶都要进行抗生素残留检验。在欧美国家,别说在婴幼儿奶粉里掺三聚氰胺,就是营养成分有一点偷工减料也将受到严厉惩罚。有一则新闻更令人回味:国内一些乳制品企业跑到某国注册一个商标,然后生产“假洋奶粉”,结果,这些“洋奶粉”只能送到国内销售,在注册地却无法销售,为啥?因为那里有“洋监管”的严格把关,不达标准休想上市。

  从食品监管办法到药品监管办法,是婴幼儿奶粉监管的一个大提升,也是当今国际上监管婴幼儿奶粉的普遍做法。不过,如果在“严”上打折,“药”字监管也不一定管用,因为药品生产本身也发生过一些假药劣药事件。只有监管部门真的“严”起来,婴幼儿奶粉才有可能真正管好。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