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位将军医生同台为厦门放火案伤员实施手术

2013年06月12日 09:57 来源:厦门日报 参与互动(0)

专家为伤者做手术。

  昨天,第一医院为5位伤员实施切削痂植皮手术,其中包括此次事故中受伤最严重的烧伤面积92%的伤员。第174医院也为3名伤员实施了手术,其中一台手术派出了4位将军的专家阵容。截至昨日,共有17位伤员顺利做完手术,接下来几天,其他伤员也将陆续接受手术治疗。目前,共有32位伤员住院治疗,除了1人将于今日出院,其他伤员都共同面临着感染关的严峻考验。

  25岁的林勇斌全身烧伤面积达80%,是第174医院收治的病情最严重伤员。及时实施切削痂植皮手术,对他后续的创面恢复和治疗至关重要,然而,虚弱的他,能否经受住手术创伤,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为了确保这台高难度手术顺利进行,外地专家与本地专家反复讨论,有专家提出先做双下肢手术,待其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后再做右手臂的手术,但早期手术对右手臂后期的功能恢复帮助很大,能有效减少烧伤后的并发症。经过慎重考虑,专家们决定双下肢和手臂手术同时进行,并制定了完备的手术方案。

  昨天上午10点,医生开始为林勇斌手术,10位教授同时上台,其中包括4位将军,他们是中华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夏照帆教授,中华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分会前主任委员、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黄跃生教授,第175医院全军烧伤中心主任郑庆亦教授,第174医院麻醉科沈七襄教授。不同医院的专家同台手术,这阵容在国内也十分罕见。专家们首次同台配合默契,原本需要6个小时的手术,3个小时就顺利完成。术前专家们最担心的大量渗血等情况都没有出现。

  专家们为林勇斌实施的是最新的Meek植皮术,能节省皮源,尤其适合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此次手术治疗,外地专家的一些前沿治疗理念也让本地医生受益匪浅。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龚奕 高树灼)

  【特写】

  抢救危重伤员,48小时没合眼

■姓名:张民伟

  ■身份: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主任

  “6·7”厦门BRT公交车放火案发生后,最重的伤员都被送到了ICU。

  事故发生时,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主任张民伟正在福州出差。当晚,得知7名危重伤员正送往ICU抢救,他赶紧通过电话指导科室医护人员紧急施救。当时动车已停运,他叫了一辆车飞奔厦门,只用2个多小时就抵达医院。

  感觉肩上的担子

  重如千钧

  进入ICU,张民伟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躺在里面的7名危重伤员都已休克,全身烧伤面积都在50%以上,其中2人发生呼吸衰竭,只能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其中最严重的一人全身烧伤面积达92%,而且重度烧伤面积占75%,另有一人气道严重受损,命悬一线。

  “突然集中来了16个住院伤员,重症比例如此之高,对第一医院来说,是从未有过的。”正如第一医院童绥君书记所说,“纵是久经沙场的医疗专家,也深感压力巨大。”

  张民伟的确感觉肩上的担子重如千钧。还没等他喘口气,第一个高难度挑战已经来临——那名受伤最严重的伤员血压直线下降,超大面积的烧伤创面结痂后又限制了胸廓起伏,引起呼吸困难。张民伟迅速反应,请烧伤科医生立即实施皮肤切开减压,解除胸廓限制,ICU医生快速给予大量液体补充,同时密切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眼看血压渐渐稳住,可紧接着患者又出现红细胞破碎、肌红蛋白尿,张民伟即刻使用人工肾,对患者血液净化。经过紧急抢救,患者的病情总算暂时稳住。

  每一关都可能是

  生死考验

  医护人员还没来得及歇歇脚,8日凌晨3点,气道受损严重的那名伤员突然出现窒息性呼吸困难,气道压力异常增高,呼吸机的氧气都打不进去,心脏每分钟狂跳150多下,一场生死营救又拉开了序幕……

  对严重烧伤病人来说,第一个48小时至关重要。张民伟率领的ICU医护人员都没合过眼,他们绷紧了每根神经,密切监测,及时施救,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陈旭主任等外地专家的帮助下,一次次把危重伤员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虽然目前这些危重伤员情况还算平稳,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一定能平稳。他们以后还要闯很多关,每一关都很可能是生死考验,ICU随时要跟上。”张民伟说,严重烧伤会损及全身脏器,ICU就是要尽最大努力维护这些脏器,为烧伤治疗提供条件,“我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高树灼)

  病危父亲挥手,让他去救人

黄晓峰看护伤员。(高树灼 摄)

  ■姓名:黄晓峰

  ■身份: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医师

  刚从死亡边缘绕了一回的黄老先生躺在病床上,尤其虚弱,虽然他很想儿子陪在身边,可他明白,自己的儿子是个烧伤科医生,最近这关键时期,要救治“6·7”厦门BRT公交车放火案烧伤的伤员,“你去忙吧。”这是他对儿子说的话。

  接到医院电话

  他马上冲下楼

  最近几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黄晓峰医师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父亲住院抢救令他担心,放火案不幸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救治,更是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7日凌晨3点,黄老先生消化道大出血,血压一度下降到50mmHg,进入休克状态,医生好不容易从死亡线上将其拉回,然而病情仍非常凶险。黄老先生也知道自己面临的是很难的关卡,都把后事交代了。

  7日傍晚,正在医院急诊大楼守着76岁老父亲的黄晓峰,突然接到科室主任电话,“晓峰,我明白你的情况,但事情紧急,如果你可以的话就来救治伤员。”接到电话,黄晓峰二话不说,就往楼下冲,原来这时伤员要送到第一医院。

  “看我接完电话,父亲就打了个让我走的手势。”

  困了就躺一会

  饿了就吃盒饭

  “我知道自己不在父亲身边时,父亲心里会很慌,其实我心里也很慌。”黄晓峰说,一边是父亲,一边是伤员,两头都放不下,这两天觉得自己人都分裂了。但是救治任务非常紧急、繁重,他必须在一线。“清创、换药、开医嘱、安抚家属……”7日傍晚接到任务后,黄晓峰一夜没有停歇,直到8日凌晨,伤员一一得到安置,黄晓峰才缓了一口气,这时他才有空去看一眼父亲。

  看到父亲生命体征稳定,黄晓峰提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一点。在父亲的病床前眯了一会儿,黄晓峰又去看护伤员了。对于父亲和家人,黄晓峰非常愧疚,“父亲一天只能见上一面,伤员随叫随到。”

  截至昨日,黄晓峰都没离开医院,困了就躺个把小时,饿了就吃盒饭。

  昨日,黄晓峰告诉记者,父亲的病情已稳定一些了,更让他欣慰的是,他负责的患者病情也都稳定。(通讯员 高树灼 罗超 记者 陈璇)

【编辑:贾龙】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