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京华时报:“被道歉”难提升延安城管形象

2013年06月14日 10:42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与其在事件发生后去搞什么危机公关,去迅速转移舆论视线,不如老老实实认错,踏踏实实干事,用真诚的态度与务实的作风,赢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谅解。

  就在大家以为延安城管临时工跳踩商户事件告一段落之时,又生出一段新曲,商户的公开信骤起波澜。个中因由与跳踩事件相比,同样值得深思。

  “希望广大网友不要听信谣言,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个事件,更不要因为这样一个特殊事件否定延安革命圣地的形象”。不管这样的公开信为何人所使,在主观意愿上讲都是冀望此举能平息舆论、平衡意见。然而网友却从中读出了“官腔”,这或许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不过,此举乃至由此引起的后续连锁反应,比如商户本人的“出尔反尔”,同样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样的结局,分明又在情理之中,岂非令人哂然?

  据报道,被踩商户刘国峰本人证实,该公开信确实是受他委托向社会发布的。然而,他在接受《城市信报》记者采访时又称:“信不是我写的,不代表我的意思。”并称身旁有延安市城管局安排的专人陪护,“不方便多说”。

  公开信当然不必由本人所写,重要的是有没有他本人委托授权。因此,商户出尔反尔的本身值得玩味,有多重因素可以解读。但这至少说明,公开信事件的成因,必定有政府部门的危机公关成分,至少也是有人在说服商户力行此举,而非其本人百分百的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否则,又怎么会有如此缺乏人味、缺乏个体视角、缺乏真情实感的公开信?商户又怎么会一说是自己委托一说又不代表其意?

  由此看来,当地政府部门从一开始就把心思用错。踩人事件出来之后,城管既是错了,倘若就认错到底,把纠错的功夫做到公众的心坎上,做到商户的心里,如此以情感人,以事动心,或真能激发出商户的内心,无须你去劝说,他必真心实意写此一信,其言也必真,其心也必诚。则事件岂不会完美收官?

  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从一开始只想尽快平息舆论、平衡意见,并未看到自己错误的本质,也无诚意彻底纠正错误,也便一厢情愿地以为,可以行如此策略,必致事件迅速了结。想来不禁令人哑然。在世事纷繁、任人评说的今天,这种一厢情愿的“付出”,又怎么可能有如意的结果?

  是以,与其在事件发生后去搞什么危机公关,去迅速转移舆论视线,不如老老实实认错,踏踏实实干事,用真诚的态度与务实的作风,赢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谅解。要说危机公关,这种态度与作风才是。那种妄图投机取巧、以四两拨千斤的伎俩,往往是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华池阁)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