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昆明东川牛奶河事件引思考 粗放发展加剧水污染 (2)

2013年06月17日 08: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的专家在调研中发现,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退化严重,几乎存在于所有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这些地方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山地丘陵面积超过90%,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历史上的不合理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下降、酸雨发生频繁,仅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就达5.2万平方千米,年均土壤侵蚀量约为2.2亿吨。昆明东川区2000多年的铜矿开采历史使东川“山河破碎”,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309平方公里,占其总面积的70%。境内泥石流形成灾沟107条,每年流入金沙江的沙量达1860万吨,占整个金沙江流域本区域河段输沙量的68.5%。上游地区大量泥沙入江对整个长江流域及其大型电站库群生态安全、运营安全构成威胁。

  水污染防治投入不足且有偏差

  段昌群不无忧虑地指出:“长江流域上游区域内人地矛盾突出,人群生活贫困化,也给水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影响。”

  他说,该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高、脱贫致富难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尤其三峡库区腹地,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359人,是全国人口密度的2.6倍,而人均耕地却只有1.1亩,仅为全国人均耕地的80%。这些地区1/3以上的县为国家级贫困县,人均GDP、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对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能源资源的廉价转移,并没有解决水电开发区和生态保护区人群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这些大型水电站以追求发电效益为主,兼顾防洪、抗旱、供水、生态、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和地方利益不够。”段昌群说,“水电开发没有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水电开发业主获得巨大收益,而资源属地收益微不足道,反差巨大。国家虽然也对项目区进行了一定的帮扶,但只缓解一时的燃眉之急,没有解决长远的发展条件和自我造血能力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使得地方财政投入水污染防治的能力严重不足,水污染防治效果难以保证。

  事实上,目前,除了资源开采、生态恶化以外,农业面源污染也是严重威胁长江上游水环境安全的因素。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在关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调研材料中写道:“当前,三峡库区年化肥使用量约为64.5万吨,平均耕地化肥施用量是安全水平的2.1倍、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年农药使用量约达3.2万吨,平均耕地农药使用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仅重庆库区15个区县年产农村生活垃圾约为72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1502万吨,并且每年还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

  目前“不仅生态环保投入赶不上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在投入方向上,治理投入多、预防投入少;点源污染投入多、面源污染投入少;项目建设投入多、运营管理投入少;工业城镇投入多、农业农村投入少。”很多乡镇和农村环保工程因缺乏监管和运营支持条件,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这份材料指出,“在《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228.2亿元资金几乎全部投入到工业城镇。在各级财政投入中,95%投向工业城镇污染防治,而占污染物排放总量30%以上的农业面源污染仅得到5%左右投入,从而产生了60%的污染量。”

  “同农业和农民都处于弱势一样,农村环境问题也处于弱势。”段昌群说,“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是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本底,是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屏障,而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命脉在农村,如果解决不好这些地区农业和农村的污染问题,就奢谈整个三峡库区和水环境的改善。”

  利益共享才能将水污染防治落到实处

  专家认为,从东川“牛奶河”水污染事件可以看出,目前,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地区区域内的水环境污染,在本质上属于“结构性污染”,也就是说在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不产生污染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基于水环境和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综合考虑水电开发与区域在生态建设与脱贫发展中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地方在防洪、抗旱、供水、环保、航运、旅游及相关民生产业等综合效益,国家水电开发库区水环境的治理是没有出路的;即使当前取得一些进展,也是难以巩固和维持的。”段昌群说。

  他认为,应该把这些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突破口,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在源头上消除产生污染的根源。

  包括段昌群在内的相关专家指出,目前,这些区域人与自然冲突最激烈、生态风险最严重、问题发展最迅速。在这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上下游之间诉求的矛盾、水资源利用及与水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同资源开发之间的冲突、资源产地与资源利益获得者的冲突正在发展。

  “破解这些矛盾的关键是要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利益共享、利益均衡、协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目前的条件下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生态补偿还难以实现,为此需要建立和加大有关水环境目标考核的生态补偿机制。”段昌群说。

  此外,专家们还指出,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已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金沙江下游各大型水电站企业在异地注册,资源开发属地政府难以通过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获取长期效益保障。一旦金沙江下游规划电站建成投产运营,建设期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将随之减弱。

  “解决好水电开发企业注册地与水电项目建设地之间政府税收征管和分配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云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提交给云南省政府的提案中建议:“希望国家制定政策,从水电企业销售电量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转移支付给水电站及库区地方政府,用于移民安置补偿、扶持后续发展、培育新兴产业、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从总电量中预留10%,以成本电价直供当地,作为资源占用补偿,逐步推行‘以电代柴、以电代煤’,不断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只有国家制定和出台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更周到全面的政策,达到利益共享,责任分担,才能将水污染防治落到实处。”段昌群说。记者 张文凌

【编辑:何敏】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