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部分中央单位被曝“三公”超支 媒体:审计后待问责

2013年06月26日 09:12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审计署日前公布的57个中央部门单位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显示,多个部门在“三公经费”方面出现问题。

  “三公经费”中的公务招待费用超标在本次审计中多次出现,部门会议支出超标现象比较普遍。比如,在审计国家发展改革委过程中,审计署发现其2012年有11个会议在非定点饭店召开,涉及会议费支出108.15万元。

  现在的问题是,“三公经费”超支后怎么办?审计署大多数的处理仅仅是要求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并没有更多的措施来惩治。这里面或许有其他原因不便多讲,但对其中的违规违纪现象必须予以查处,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审计就会失去公信力。

  加强对会议、出国费等方面的审计,与近年来强调严控“三公经费”的背景有关。除了加强预算编制之外,有关方面还应审视规定、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并完善配套制度。比如,在审计署的报告中,部分单位通过“转嫁费用”来控制会议消费被明确点出。一般来讲,“转嫁费用”多是上级部门向下属部门转嫁。因此,应该在财务制度上堵死这个缺口,杜绝其再次出现。

  这些年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已有很大进步,一些问题还在频繁发生,说明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审计公告显示,审计署2012年度预算执行中不符合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金额446.87万元,其他财政收支方面问题金额1957.43万元。审计署是负责审计中央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是国家钱袋的“看门人”,出现这样的问题更不应该。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论是审计署的审计,还是财务制度的设计,都不能仅仅依靠人们的自我道德约束,需要依靠完善的制度和严厉的监管,才能实现审计不出问题。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