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云南:以“随机调研”推动基层党建

2013年06月29日 17:3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27日上午,艳阳高照,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小街街道办永昌村的一块菜地里,村民王荣元正和妻子忙着采收卷心菜,村党总支书记易明华和几个陌生人走了过来。

  “老乡,你们平时种地,村委会的党员、干部有没有提供好服务?”其中一人在几句寒暄之后突然问。

  “没有!连浇菜的水都不够!”王荣元的妻子嘴快,易明华脸上显出尴尬的神色。“也许是我们刚来,村里的干部还不了解情况。”王荣元赶紧解释。

  王荣元夫妇家在邻村,2012年10月来这里承包土地,但是由于周围田里种的都是水稻,村里统一调水的频率比较低,王荣元每周只好自己担水浇地。由于是“外地人”,当地村委会很少过问,他们也没有参加过村里的会议或培训。

  “你们统一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调查工作是不是该做得更细一点儿?要搞好服务,不该落下流转出去的土地和外地人吧?”问话的那个人笑着对易明华说,易明华点点头。

  问话的这个人是玉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川铭,同行的还有研究室主任马勤伟,组织科的郑学容。“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完成不久,这次调研是看看一些地方新班子在基层党建和发展规划方面的思路。”陈川铭说。

  调研组的车子缓缓地开进了小街街道办兴旺村委会的院子,党总支书记张泉利听到动静,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对于调研组突然到访,张泉利显得并不惊讶。“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都这样来过,事先我们都不知道,一年下来都已经习惯了。”张泉利说。

  “你竞选时做过什么承诺?要怎么兑现?”“‘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党组织’你要怎么创建?”调研组问这问那,张泉利忙着回答。“最大的压力是不通知,事先无法准备,他们来了看这问那的,你要是拿不出来答不上来,就会显得工作不到位。”张泉利坦言。

  调研组下一站来到了双江街道办宝山村委会,座谈完之后已经到了午饭时间。连同村委会十几个人就在食堂吃饭。大家七手八脚拉几条长凳到屋檐下,打了饭菜各自坐下就吃。饭后,郑学容按照每人20元的标准,连同驾驶员给村里支付了80元餐费。“我们刚开始哪好意思收啊?但是他们执意要给,而且不允许专门加菜,慢慢地也就习惯了。”村委会主任柏家海说。

  下午,在岔河乡棚租坝村貌腊箐村民小组,马勤伟随机敲开了几家村民的家门,听取大家对村干部看法和意见。一名彝族村民向调研组反映,村干部该多操心水渠、道路等公共设施的问题。“还有以前工程涉及的补偿款,是不是该及时发放给大家?”这名村民直言。

  “出发之前都会确定主题并自定线路,然后直接到目的地去,不给基层准备的时间,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和听到原汁原味的民意。”陈川铭说。

  峨山县下派到宝山村委会的干部张永说,组织系统开展随机调研以来,对基层党组织影响很大。“小到台账、记录等基层痕迹管理,大到干部作风和态度都有不少改变。”

  易明华说:“随机调研组不要迎接,不要安排,我们接待很轻松。而且他们能发现基层以往不会说、不敢说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随机调研的特点是: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说目的,自定时间、自定路线、自选地点,一竿子插到底,安静地走基层。云南省委组织部采取多项措施,推动随机调研常态化、制度化。这种避免“被调研”和“浅调研”的做法,不仅在云南省组织系统已蔚然成风,在一些地方还被借鉴到其他部门。(记者何春好、蔺以光)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