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公务员博客退潮 政务微博呼吁坚持机制推进

2013年07月10日 08:5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山重迎炎热天气”、“暑假去博物馆上海洋生物课”……7月1日,备受瞩目的“@中山发布”正式上线,短短几天时间内,便引来6161名粉丝。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山曾经在全国首创的公务员实名制博客,如今却悄然沦为“僵尸博客”:2012年,28个博客中仅有6个博客有更新,总计更新文章仅有9篇;到了2013年,至今更新的博客更是仅有1个,还是两篇与工作无关的生活感悟。

  对此有专家指出,倘若政务环境没有形成奖励机制与运营氛围,不仅仅是博客,包括微博在内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最终都有可能黯然离场。

  公务员博客悄然退场

  提起新媒体与阳光政务的结合,就不得不提及6年前中山在全国首创的公务员集中网上开博客。

  2007年,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开通“公务员博客”这一栏目,当时总计有27名公务员在该网站上以实名的方式开了自己的博客。“公务员博客”也因此成为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上的特色栏目。据当时媒体报道,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是继江苏宿迁之后,全国第二个政府网站开有“公务员博客”的政府网。

  在当年,博客的火热不亚于今日之微博。而27名公务员实名制开博客这一举措,也着实令许多市民大感惊喜。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副局长、市政府投诉中心副主任、小榄镇党政办主任……这些重量级的公务员记载在博客中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源于生活的感触,也有对工作的总结与提升。

  然而,伴随着博客形式的日渐没落,公务员博客这一曾经为外界津津乐道的模式,开始走向衰退。记者查询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发现,2013年,网站上的28个公务员博客中,更新的仅有伍希莹一人。这一年,她更新了两篇博客,均为生活感悟。在2012年,这28个博客中,仅有6个博客有更新,总计更新文章仅有9篇。

  从这28个博客的发文情况来看,他们建博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07年,更新的最后日期基本都在2011年左右。这几年间发文最多的博客主为黄学礼,总计103篇。除此之外,其他博客的发文多数在10篇左右徘徊。

  为何公务员博客热仅仅持续了几年时间,就悄然沉寂?谈及这一问题时,许多早前开博客的公务员均不想发表看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公务员则表示,近年来这些公务员调动频繁,而实名制的公务员博客有可能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故许多公务员都选择了不更新。

  “另外,一般在博客上发表的文章,都比较长。对于公务员群体来说,这么长的文章他们会更加慎重。如果没有很好的话题,还不如不更新。久而久之,这些博客也就荒废了。”该公务员说道。

  “思路超前但机制缺位”

  害怕被讨论、没时间更新、形式落伍……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但公务员博客热潮的悄然退却,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在专家看来,这一新媒体方式从兴起到沉寂,可为如今中山各大部门又刮起的微博热提供借鉴意义。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士伦,便亲身经历了中山公务员博客热潮的兴起时期。他告诉记者,最初中山一批年轻领导率先开设个人博客后,在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内容,对于中山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很有建设意义,且得到了许多市民的关注与互动。

  “当时中山媒体在与这些公务员聊天时,还经常讨论这个话题。觉得这种制度是开明的表现,一方面,他们能促使领导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拉近与市民之间的距离。”梁士伦回忆道。

  而面对博客热潮的退去,梁士伦认为,这说明中山在推行阳光政务方面思路超前,但缺乏有效的倡导和推广机制。如果没有明确的制度推进,不光是博客,包括现在兴起的微博,都很难坚持下去。

  “最近,中山政府的官方微博也开通了。中山应该以这个为契机,加速推进阳光政务,甚至可以形成相应的机制,鼓励一批年轻公务员面向公众开设微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源源不断的推动力,推动政务微博的兴建。”梁士伦说道。

  政务微博同样呼吁坚持机制

  事实上,梁士伦的观点,眼下也成为中山众多政府部门的心声。

  7月1日,中山市政务微博“@中山发布”正式上线。据中山市委宣传部透露,“@中山发布”正式上线后,各镇区、市有关单位也都会在年底开通政务微博。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面对这一新媒体传播趋势,实际上中山许多镇区都是大感“头疼”,觉得在制度缺位的前提下,开通微博有些匆忙。

  中山一镇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通该镇区的官方微博任务,眼下落在了宣传办的头上。但实际上该宣传办并没有人专门去运作这个事情,他们既缺乏专业的知识,也缺乏专门的时间去运作。

  “虽然开通微博是好事,但如果没有配备人力财力,仅仅是安排某个人匆忙更新,这样的效果最终会十分差。与其这样,还不如缓一缓再开。”该负责人坦言,镇区微博由于属于官方性质,又无法将其完全承包给其他专业公司运作,“不好搞”。

  另一镇区宣传办的负责人面对记者采访时,也是大感郁闷。他告诉记者,早前在得知需要年底前开通微博后,打了报告给政府申请经费,最终只批下2万元。如果要安排专人去跟进微博,这笔资金还不够请一个人。

  “实话说,由于是官方渠道,微博内容管控肯定会比较死。领导要审核官博内容,官博运营自然放不开手脚。内容较少、没有活力,这种现象在所难免。所以运营微博,实在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该负责人坦言,如果由市级层面出台与官博相关的评估、督导、激励措施,或许能大大提高镇区积极性,更好地推进工作。

  他山

  之石

  香港高官“网志”

  每周更新

  政策、评论、抒怀,题材多样

  社会关注度高

  打开“香港政府一站通”的网站,很容易就可以搜索到特首梁振英和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的“网志”,也就是内地所说的博客。

  从2011年宣布竞选以来,梁振英就相当注重在网络上与香港市民进行沟通与交流,他通过撰写博客来介绍自己的经历、家庭,让市民更了解自己,又表达施政理念争取社会更多的支持,每篇文章刊出都会引来关注和讨论。上任后,梁振英的博客阵地转移到了行政长官的“特首网志”栏目中,几乎每周都会有一篇更新,从去年4月到现在已经写了80多篇文章。这些短短几百字的博客,内容涵盖了香港政策制定、个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参加活动后的感想以及日常的生活点滴。

  梁振英新近发表的一篇博客题为《CEPA十周年》,用几百字总结政策对香港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目前的进展状况,他在结尾写道:“最近不时有人问:香港和国家到底是什么关系?我认为CEPA说明了一个重要方面。”

  香港高官写“网志”的风气是从上任特首曾荫权在2006年开始的,由曾荫权本人撰写,主要内容为生活点滴,笔触轻松,经常与网民交流旅游、美食等话题,主要是希望拉近与市民距离。

  连任两届的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也从2007年就开始在政府网站上撰写“网志”,到今天已发表249篇,且篇幅大多有千字以上,除了分析香港乃至全球的经济状况、解释政策,也会和网友分享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和偶像等轻松的话题。孙嘉琳

  记者

  观察

  微博能够取代博客?

  就在公务员博客逐渐没落之际,在中山,另外一种新型的对外发布形式开始应用在政府部门中,那便是如今越来越火的微博。

  在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的“交流互动”这一栏目中,公务员博客被安排在右下角,而政务微博广场栏目则被放置在左上方。浏览位置的迥然不同,也折射出眼下阳光政务的新趋势。截至目前,政务微博广场中公开的部门与镇区微博已经有18个。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政务微博以其快速、高效、简洁的发布模式,逐渐取代了公务员博客,成为中山各级部门与市民们互动的新媒体渠道。然而,按照目前的趋势,是否意味着博客就基本没有生存空间可言?

  笔者认为,从传播形式来看,博客以发表长文章为主要形式,而微博更强调即时与简洁。由此来看,两者实际上仍可算得上是互补。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倘若能从互补的角度出发,利用官方微博发表即时讯息以及与网友互动,而利用公务员博客发表有见解性或与政策解读相关的文章,那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事实上,在中山这20余个博客的开办初期,许多博客确实也因为发表了独特的、有见解性的文章,而得到许多网友的好评。

  比如原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雷岳龙,早年其长达数万多字的《圣地亚哥发展模式及对中山的启示》,剖析了美国城市圣地亚哥从1850年到2000年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山经济发展从工业化中级向高级转化的战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业程度之高令不少学者也感到钦佩。

  又如,早年经常更新博客的黄学礼,在其博客上也发表了一系列独到见解,赢得不少网民的称赞。《“头啖汤”:镇区级股权投资基金》、《专业镇商标遭抢注再次敲响警钟》……这些文章直指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命脉问题,每篇洋洋洒洒数千字,无不闪烁着独到思想的光芒。

  上述这些长篇大论,倘若借助微博这种形式,那根本无法容纳。换句话说,正是博客这种可以长篇记载思想的新媒体,才给予了这些公务员总结提升的平台。

  综上所述,在当前微博热潮汹涌来袭的背景下,公务员博客在中山并非没有生存空间。相反,只能记载动态、即时讯息的微博时代,更需要有思想的博客去丰富其内涵。

  网友

  建言

  公务员开微博能否实名制?

  从早前的公务员博客,到如今的部门微博,媒体传播趋势的变化,也在推动着中山不断推陈出新开展阳光政务。

  不过,单是政府部门与市民间的互动,这一模式眼下似乎仍无法比得上最时髦的举措:公务员个人微博。

  记者了解到,早于2011年,成都就推出了25名公务员实名制开微博的举措,当时引起广泛讨论。这一举措所产生的影响,不亚于当年中山27名公务员集中实名制开博客。在随后的两年间,各个地方的公务员实名制微博层出不穷。这当中,也诞生了不少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大V”。

  反观中山,真正以实名开微博的公务员可谓凤毛麟角。据记者调查,目前可以证实博主身份且近期有更新的公务员微博,仅有中山宣传部副部长方炳焯,以及市公安局法制科副科长段家兵。

  然而,这两人的实名制微博也有其特殊性:方炳焯兼任中山日报社社长,媒体的开放性质使得他早早就开通微博;而段家兵开微博则是源于 “中山市十佳卫士”的评选活动。

  据记者了解,当时,评选方要求15名候选人均在新浪、腾讯开通个人微博,与选民互动。遗憾的是,除了段家兵有坚持,当年其他当选的9名“十佳卫士”,其微博均早早就“瘫痪”。有些微博甚至仅仅使用了一天。

  公务员微博为何静悄悄?

  中山市政府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际上近年来中山并无对公务员个人开微博出台明确规范。如果公务员个人开微博,一般政府部门也不会加以干涉。“之所以几乎没公务员开实名制微博,多数还是个人因素。”该负责人说道。

  “坦白说,微博是一个面向社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发表任何说法,都很容易招致市民热议。倘若个人去开微博,有时说话不准确,容易引起市民误解,甚至引发矛盾。与其老是担惊受怕,还不如不开。”中山某镇区一政府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这一负责人的说法,实际上说出了许多公务员的心声。不过对于市民来说,他们更加期望的是,能通过各种个性化的公务员微博,感受到中山推进阳光政务的决心。

  网民张先生就坦言,如果说政务微博是部门对外公布的官方渠道,那公务员个性微博则是与网民互动、体现政府亲民的平民渠道。“我们需要更加人性化的政府,也需要亲民的公务员。而现在广泛使用的微博,便是亲民的方式之一。公务员个人开微博,中山不能缺位。”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游玉华(除署名外)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