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岷县震后降大雨灾区断路 灾民需要更多帐篷

2013年07月25日 15:0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从昨天下午开始,地震灾区岷县迎来了震后的第一场雨,对于震区灾民及所有救援人员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6时30分

  岷县县政府 阴天

  部队进山防备灾害

  16时30分,天空乌云密布,远处的山峰浓雾缭绕。记者赶到岷县县政府,新闻发布会准时召开。简短的发布会20分钟内结束,会后记者采访到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前方指挥部政委王文杰少将,他告诉记者对于此次降雨,部队已经做足了相关准备。此次降雨持续时间较长,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救援部队将从两方面做好防备工作。对于灾害本身,救援部队已经提前进入山区,当出现断路、塌方等灾害时,救援部队可以及时清障。对于附近村民来说,部队将保证村民们的物资供给,当险情来临,更能及时转移灾民。与王文杰进行了深入交谈后,记者到附近买好雨衣、防滑手套等必要工具,便向梅川镇进发。

  17时20分

  梅川镇2公里处 中雨

  抢通道路冒雨作业

  赶到梅川镇就用了40分钟,天上飘起蒙蒙细雨。记者在梅川镇内一个小面馆暂时“驻扎”,刚进面馆,就见远处开来一辆救援车,车上下来几位穿着迷彩服的年轻人,他们浑身上下被雨水浸透,大家涌进面馆,一边吃饭,一边擦去脸上的泥水和汗水。

  一位小伙子告诉记者,他们是当地的预备役民兵,为做好雨前的保障工作,今天他们已经在山上忙了一天。除了帮山上的村民运送物资,还清理了堵在路面上的大量积石。看到大雨即将来临,他们都非常担心。平时每逢降雨,山上都可能出现山体滑坡,地震之后山上的黄土更加松动,危险隐患更大了。虽然忙了一天,总是觉得还想帮村民们做更多保障,雨下大的时候,山路湿滑,道路有可能中断,前期的保障工作必须做充足。

  17时20分,记者顺着山路一路向上,准备进入山上察看。在山口附近,一辆面包车停在了记者身边。“雨下大了,你们要去哪儿,我搭你们一段吧!”车内热情的村民邀请记者上车。记者随车向山上挺进了大约2公里,面包车便停下了。前面有几辆车都在等待,其中包括两辆武警救援卡车,车内坐满了武警救援官兵。另外两辆车则拉着食物,给山上的救援部队送饭。

  一位武警战士告诉记者,前面刚刚出现了山体滑坡,挖掘机正在尽力抢通道路,大约再过15分钟,车辆便可通行。记者看到:在前方50米处,一辆挖掘机正在作业,推到道路一侧的泥土,此时和着雨水已经变成了一摊摊稀泥。山壁上出现了一道道因滑坡留下的深沟,大雨仅仅下了不到一个小时,山上便已经开始出现险情,这种状况着实让人担心。

  17时45分

  山路3.5公里处 大雨

  村民冒雨徒步上山

  顺着山路继续上行,走不久,看到一位村民拿着食物和矿泉水,徒步上山,村民步行速度很快,对于山路又很熟悉,不一会儿便冲到记者前头。

  这位村民告诉记者,他姓侯,是山上辘辘村的村民,听到老家受灾以后,他赶紧从山西的煤矿赶回来。现在最担心的是大雨后有可能断路,家里缺衣少食。于是在山下买了很多水和发面饼,以备不时之需。以往回家他坐长途车到梅川镇后,会有拉客的小面包车直到村口附近。但当天上山车辆屈指可数,他只能步行,“总共得走两个多小时。”

  记者跟着村民老侯又朝山上走了一段,一路上老侯不断指着右手边的山壁提醒记者,在这种天气,一定要走远离山壁的一侧。之所以选择徒步上山,就是因为道路泥泞湿滑,而且前方有可能断路,对于熟悉山路的村民来说,走着有可能比开车要快。正如老侯所说,在这种天气中,很多交通工具都显得不太方便,从身边经过的很多救援车辆都会打滑,在一段泥泞路旁,一位村民的摩托车陷在了泥里,两位村民推了半天也推不出来,这个位置几乎紧贴着山壁,长时间停留危险性太大,我们赶紧过去搭把手。

  18时10分

  山路约5公里处 中雨

  灾民需要更多帐篷

  记者跟着老侯继续上行,越往上走,道路越发泥泞湿滑,行进更加困难,手机GPS定位软件,因移动网络无法下载数据,无法计算路线长度。经目测,大约在山路5公里处,记者与老侯分了手,道旁便是下文斗村,记者在这里稍作停留。

  几位村民正举着伞站在村口焦急地向山下瞭望。村民老张说,救援的帐篷原本将将够用,老人和孩子优先住进了帐篷,眼看着雨下大了,他们便需要更多帐篷,村里人已经下山去求助,不知道何时能回来。老张指着远处的山峰让记者仔细观察,此时山上的雾气更重了,原本浓雾只在山顶缭绕,现在几乎半座山都钻进雾里。老张说,一般山上出现这样的浓雾时,很有可能就是大暴雨来临的前兆,这种情况对于山路不熟悉的人来说,就别再往前走了。

  记者发现,比起灾前,村民们的灾害防范意识提高了不少。村里延绵的帐篷都搭在了河坝边。村民告诉记者,这个河坝里的河水看着很湍急,但水量不大,就算是遇上大暴雨,水也很难溢出,河坝边上又远离山壁,所以相对安全。

  石宗秀大姐的家房顶部分塌落,一家八口人挤在小三轮车搭成的帐篷里。三轮车车斗不过两米见方,一家人用树枝架成三角形。由于考虑到可能下雨,家人从镇上买了一块大约5米见方的尼龙编织布,盖在这个简易帐篷上,应对雨水。

  离开下文斗村,一辆卡车从记者身边经过,车上站满打着雨伞的人。村民告诉记者,山上有的村子靠山壁太近,为防止意外,这些村子提前找车,将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妇女提前运到山下的亲友家暂时躲避。

  19时

  距离无法推定 小雨

  一户村民一箱面包

  因为阴天,到了晚上7时许,天色便已全暗了下来。黑天在泥泞的路上靠手电行走,步伐不免减缓了很多。

  走了一段路,前方又有了光亮。一座房子旁边,支起了塑料布帐篷,帐篷旁边还停着一辆卡车,车上放着成箱的面包。很多村民围在帐篷旁边,手里都拿着户口簿。一位村干部正坐在帐篷里,根据大家手里的户口簿做详细登记,经过登记以后,每户村民可以从卡车上领走一箱面包。

  卡车上的司机告诉记者,车上的面包有八十多箱,这是大雨来临之际,当地政府特意给大家送来的应急物资。这些东西来得太及时了,对于有可能随时中断的山路来说,及时的物资供应就是雪中送炭。

  20时

  距离无法推定 大雨

  道路塌方搭车折返

  又走了一段路,再往前便无法前进了,前方道路出现了塌方,路面上堆积了大量的泥土,还出现了很多裂痕。一辆轿车停在塌方处前方,后面还跟着两辆物资运送车。车内人员赶快招手让记者上车,记者跟着车踏上了返回的路。

  开车的袁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兰州人,在北京做生意,此次听说家乡有难,是特意一路从北京赶回来给老家人送物资的。无奈遇上断路,现在也只好折返,他准备先把物资运送回县里,明天送到政府再由政府分配。看着雨没有停的意思,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经过这样的大雨,不知道山上是否还会出现更严重的险情。不过听说已经有救援官兵提前赶到了,心还是踏实了不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为老家人祈福,但愿大家能平安熬过这场雨。

  本报特派记者景一鸣 张硕 文并摄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