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交警忍酷暑坚持一线执勤:“胳膊快被烤焦了”(3)

2013年08月01日 08:23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南昌交警每天工作五六小时每小时做1140个手势 额下小弯月胸前倒三角成标志

  本报记者郭宏鹏黄辉

  36℃、37℃,局部最高气温可达38℃……连日来,“火炉”江西南昌“高烧”不退,气象部门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正当人们或躲进室内吹空调,或跳进游泳池一搏清凉时,南昌交警每天却顶着烈日,坚守一线,全力维护高温下的交通秩序。

  7月30日15时,《法制日报》记者来到南昌市八一广场电信大楼岗亭。只见挂在岗亭外侧的温度计显示温度已达48℃,“半个小时前还一度爆表达到50℃以上。”该岗亭岗长杨建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岗亭有1名岗长和3名民警,还有23名协警。从早上7时一直到22时,分成三班倒,每人每天连续工作达五六个小时,基本上没有休假。

  “站岗时,交警嘴不停、手不停、身体转不停,每小时大约要做1140个手势。”屈勇告诉记者,由于指挥时手臂必须绷紧、笔直,所以每天晚上回家睡觉时只能侧卧,通过身体弯曲来缓解白天的疲劳。

  15时50分左右,一辆无牌照三轮摩托车从机动车车道驶过,杨建立刻上前将其拦下。经询问,这是一辆送快递的三轮车,但车主拿不出任何手续,口里却一再辩解“很多快递用的都是这种车”。

  “首先,这辆车属于机动车,你无牌无证驾驶,就违法了;其次,车速开到40码以上,属于超速;另外你连头盔都没戴……”声音沙哑的杨建一遍又一遍地跟车主解释。

  几分钟后,马路对面的一名中年妇女跨越栏杆,直接穿越机动车车道。眼疾手快的杨建马上迎上前去,将其安全带离马路中央。由于这名妇女不愿接受10元的罚款,杨建将其“请进”岗亭附近的交通安全宣教室,让她观看半小时交通安全宣传片。

  据了解,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交通违法行为,该中队自创“七个一”做法,即一块牌子、一个喇叭、一个袖章、一根绳子、一张卡片、一面黄旗、一张碟片,真正实现情理法结合,惩教结合,防患于未然。

  户外现场体验采访了两个小时,记者明显感受到太阳的灼热。再看看马路中央的交通岗亭,四周没有遮挡物,一直在太阳下“烤”着。

  杨建腰挎近10斤的单警装备一直在忙碌着。中间休息的时候,他随手摘下帽子,记者在他的额头上看到一个明显的“小弯月”。“戴着警帽长年站在太阳底下,自然就晒成这种形状了。”杨建笑着说。

  “除了‘小弯月’,还有胸前晒黑的‘倒三角’,以及手臂上的‘黑白配’,这些都是交警的特有标志。”屈勇补充说,岗亭交警每次吃饭都只能吃六七成饱,“因为一吃完饭就得上岗,又是吹哨,又是喊话,怕胃受不了。”

  记者获悉,在炎热的天气下执勤,南昌交警每月的高温补贴为120元,每年7月至9月3个月发放。

  不少南京交警轻微中暑衣服一天不洗会结盐 胳膊露在外面像是被烤焦了

  本报记者丁国锋马超

  本报通讯员王卓君

  连日来的持续高温,让许多市民对出门望而却步。然而,在江苏省南京市各条主干道上执勤的交警们,仍坚守在一线岗位上,无论是大桥的拥堵、街口的繁忙还是车辆检测线上的焦躁,他们耐心地用汗水换来交通的顺畅和服务的保障。

  《法制日报》记者看到,早上10时,南京长江大桥桥头车辆络绎不绝。车流中,南京交警九大队副大队长朱黎明正左右穿梭指挥交通。“我们出来执勤,不到十分钟,衣服就全湿透啦。站在路面上,都觉得烫脚。”朱黎明说,他们每天早晨从6时30分执勤到11时30分,最近因为天气太热,不少交警都发生轻微中暑现象。

  11时,记者来到南京最繁华的商业圈新街口。在香港城路口看到,一名身穿长袖制服的女交警正站在十字路口中心执勤,她的鼻尖和两鬓都有白白的汗渍。她是南京交警二大队女子中队执勤民警徐希。

  “我们都不怕晒黑啦,能不晒伤就不错了。”徐希笑着说,即便天气热还是得穿长袖,“不然胳膊在外面露半天就晒脱皮了,大太阳底下就像在烤肉,感觉肉都烤焦了,针刺一样痛”。

  时近中午,记者来到又闷又热的南京市车管所检查车辆的大顶棚下。新车上牌、改变车身颜色、更换车架或发动机、改变使用性质等,都由机动车查验组的警察负责审核。“我们每人每天最少检查五六十辆车,最多的时候,一天总共要检700多辆车。”机动车查验组组长吕俊说。

  “从每天早上8时30分工作到17时30分,车流量大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一阵阵热浪滚滚而来。衣服一整天就没干过,裤子得天天洗,不然会结盐的。”吕俊笑着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查验民警基本上一个人负责一条车道,车一辆接着一辆驶进来。“车盖一打开‘呼’地一股热气扑来,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是90℃到100℃,相当于煮得滚开的开水,手一旦碰到就会烫起泡。”吕俊说。

  本报南京7月31日电  

  天气燥热坚守岗位影响情绪和执法效率公安专家称 极端恶劣天气更应依法用警

  本报记者周斌

  7月30日上午11时,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有史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最高级别高温应急响应。即便在这样的高温下,仍有一群人必须头顶烈日走上街头执勤办案,他们就是人民警察。

  “如此恶劣天气,给民警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公安机关应加强对民警的防护保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两位专家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邢捷这两天正在外地调研。在接触基层民警的过程中,他发现高温对民警,特别是经常外出执勤的交警、巡警等警种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民警长时间在烈日下执勤办案,往往热得满头大汗,警服湿透,一些民警被暴晒脱皮,还有出现脱水中暑的情况;同时,燥热的天气影响了民警的情绪和执法效率。

  “地方公安机关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缩短执勤时间、改变执勤时段;反复强调要求民警坚持理性平和文明执法。”邢捷建议应进一步提高警务保障力度。

  比如,执勤时多使用车辆,执勤点多准备饮用水、降温用品和防暑药物;缩短外出执勤时间,在没有紧急任务的情况下调整执勤的时段,可以室内完成的工作尽可能在室内完成。

  “但警务不等人,有紧急任务时,民警必须立即出发,在烈日下执勤办案。为了群众的权益和社会稳定,民警必须做出牺牲。”邢捷感叹道。

  “造成民警职业危害的因素很多,气温变化是主要危害之一,高温酷暑和严寒冰冻对户外执勤时间长的警种比如交警而言,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教授詹伟表示。

  据詹伟介绍,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列出了100多种职业病,中暑就其中之一。在当前极端高温下,户外执勤民警非常容易中暑,危害很大,必须进行有效防治。

  詹伟建议,要进一步改善用警方式,科学用警。调整警务模式,减少户外执勤时间,更多运用科技手段执勤办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加班和超时工作,严格落实休假制度;对于体弱多病的民警和女民警,调整岗位。

  可适当调整单警配备标准。单警配备俗称八大件,调研中很多民警提出,夏天穿上“八大件”,不出警已经热得一身汗了。针对暑期气温情况,一些地区应对此适当调整。

  “公安部对民警职业病防治非常重视,提出‘既爱民也爱警’,要求各地严格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按照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依法用警。”詹伟说,各地公安机关应按照公安部要求,在极端恶劣天气时,给予民警更多保障和关爱。

  本报北京7月31日讯  

【编辑:王珊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