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克强鼓励大学生西部就业创业 “种子”效应引热议

2013年08月20日 11: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8月1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兰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调研。廖攀 摄  

  中新社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马海燕)“我们应当鼓励、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和边远地区就业和创业。大学生们不仅能得到锻炼和磨练,也能带来当地的经济效益。”18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兰州大学考察,鼓励学生成为当地发展的“种子”,引发社会对大学生人才效应的热议。

  这是李克强6月8日在河北师范大学调研后的再次校园之行。彼时,李克强对学生们说,“你们是不断线的‘风筝’”,让人看到政府关注学生终身就业的决心。两个月后,在毕业生工作陆续有着落的时候,李克强再次来到学生们中间,勉励即将去四面八方就业的学生成为当地发展的“种子”。

  李克强对学生们说:“大学生是人才,只要努力就会有就业的机会。不光要就业,还要创业。大学生要有‘双创’精神,在校学习既要致力于创新,到社会上工作也要敢于创业。”这也被相关高校视作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动力和要求。

  兰州大学学生处就业办公室主任李志龙感触最深的就是总理对学校鼓励、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就业、创业的关注。总理说,“如果兰大这么做,则会带来放大效应”。这让李志龙和同事们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据悉,兰州大学每年有超过50%的本科生、超过40%的研究生选择留在西部就业或深造。但相比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人才聚集效应,西部地区的吸引力显然还不够。

  李志龙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继续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作为首要任务,继续关爱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帮助他们尽快就业,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就业,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应尽的责任。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告诉中新社记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加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今年国务院先后召开多次会议,下发专门文件,围绕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公平等方面,出台多项措施。

  政策虽好,但显然还需年轻人的响应。“去基层、去西部、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每年都要花大量力气给学生讲解这些。张力说,如果从“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国家方针出发,有效缓解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鼓励毕业生更多瞄准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信息,避开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集中地区和行业去发展。

  在河北师大谈去基层,李克强说,青年人只有“下得去”,本事才能“上得来”,干事才能“拿得起”。在兰州大学谈创业,李克强鼓励年轻人,“要敢闯,闯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失败,但失败本身也是一个经历,积累经验,经验可以成为财富。”

  兰州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黄铮今年毕业后放弃了去东部某省做公务员,而是选择在兰州创建自己的“微你年轻公司”,得到了李克强的关注。黄铮告诉中新社记者,此前并没有这一安排,当总理问起一个辞职复习考研的同学有没有信心自己创立一个公司时,已经走在创业路上的黄铮被推到了总理面前。

  黄铮说,总理问得很细,包括资金来源、股份分配、自身优势等。李克强说,“中国需要能够为社会服务、创造财富的人才。”黄铮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听完黄铮的汇报,李克强对甘肃当地有关负责人说,要做好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保障和配套支持,这让他倍感温暖。

  25岁的黄铮表示,他了解到美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占20%,而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不到0.3%,他愿意在自己年轻的时候为梦想尝试一下。而总理那句“希望下次来看到你的公司壮大、成功”,则给了他更大信心。

  张力坚信,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办法总比困难多,各方全力以赴凝聚起合力,一定能够大于压力。他也提醒高校毕业生在谋求就业创业的同时,更要主动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等迫切需要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地方,尽快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