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经济现企稳回升态势 专家称持续性尚待考验

2013年09月01日 17:3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高。此前公布的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值时隔5个月再次站上枯荣线,亦摆脱了收缩境地。

  两项指数双双回升,显示出我国制造业经济发展动力有所增强,企稳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外资投行也一改此前唱衰中国的论调,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走稳态势进一步明确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PMI指数最近两月连续回升,8月回升幅度明显扩大,显示出经济活动链条上各环节已出现积极变化。

  尤其是此次分项数据全线上升,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明显,超过1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升达到3个百分点,显示当前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认为,8月份PMI指数明显回升,经济走稳态势进一步明确。PMI中的订单、生产、购进价格、采购量、库存、就业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表明市场预期好转,企业对发展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增强。

  事实上,随着我国7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的整体回暖,以及市场环境的逐步向好,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信心已进一步增强。8月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达到59.4%,继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后再升3个百分点。

  “中小型企业PMI指数均达到49%以上,逼近50%荣枯线,反映出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渐显示成效,企业经营状况趋于改善,信心受到明显提振。”蔡进称。

  数据显示,8月大型企业PMI为51.8%,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连续1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中型企业PMI为49.6%,与上月持平;小型企业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外资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此前,一直处于颓势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数据亦大幅反弹,8月PMI预览值重新站上枯荣线达到50.1,让人们眼前一亮。

  在不少国内外专家看来,中国制造业摆脱收缩重新回到扩张区间,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朗。这也扭转了多家外资投行唱衰中国的论调,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将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增长预期从7.6%上调至7.7%。

  “最近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回升的势头,并很可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继续保持。如果9月份PMI仍然处于7、8月的平均水平,三季度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从上一季的9.1%升至9.7%。工业增加值的提速可使三季度GDP增速从第二季度7.5%提升至7.7%。”马骏说。

  巴克莱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也表示,在库存回补的推动下,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高于第二季度。瑞士信贷也加入了各大投行的行列,把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6月时预估的7.4%上调到7.6%。

  澳新银行发布报告指出,伴随着财政计划的加速实施以及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小型“财政刺激”,中国的整体经济走势出现了加速向好的局面。从近期的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的上升势头,维持全年经济增长7.6%的预测,第三季度GDP增速也将维持在7.5%左右。

  回升持续性尚待考验

  在不少专家看来,近期托底政策起效,外需改善,以及价格反弹带动上游生产提速是中国经济好转的主要原因。未来,经济反弹的持续性还需密切关注。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国家近期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综合举措的推出和落实,稳定了社会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

  “同时,由于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的改善,外部需求增加,加上我国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等措施的出台,制造业进出口形势有所好转。”赵庆河进一步指出。

  此外,购进价格指数明显回升,亦反映出市场趋于旺盛的一面。“不过,需要关注的是,要防止在经济企稳回升过程中,上游产品价格强劲反弹,加重企业成本压力。”蔡进表示。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刘煜辉看来,我国经济虽然短期反弹,但反弹的动力不强、后劲有限。首先,近期的托底政策与之前不同,重在防止经济失速,维持经济“不破”,投资加码的同时也注重了调结构;其次,产能过剩依旧严重,价格反弹可能很快被喷涌而出的产能淹没,不具备持续提价的可能;再次,经济尚处于债务周期顶部区域,需求端改善难以持续,库存周期更加短期化,不足以构成中期向上的动力。

  鉴于此,专家提出,要充分把握住当前经济增长趋稳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进程。(记者 桑彤、华晔迪)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