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张曙光涉嫌贿选院士:别让知识匍匐于权力

2013年09月14日 11:29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这段时间,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受审公堂炒得沸沸扬扬,却在不知不觉间,把中科院亦卷入舆论漩涡之中。原来,张曙光透露“受贿的部分钱财用于参评院士”,一时间媒体聚光灯纷纷转移到庭外,要求中科院给予解释的声音日益高涨。

  中科院旋即发表声明,一方面明确表示未曾收到与张曙光“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另一方面郑重承诺“严格坚持院士评选的独立性和学术性”。假设张曙光所言不虚,应该彻查究竟谁在私相授受,究竟谁破坏院士评选规则。

  事实上,即便“钱”的去向难以追踪,张曙光的学术作假却几乎已成定案。张曙光参与院士评选的个人著作,涉嫌由专家团队在集中时间段内集体完成。其个人“专著”《铁路高速列车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参与编写者涉及30人,既有政府官员,也有高校教授,本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最终却成为张曙光参评院士的个人“专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舆论的质疑、公众的关注,并非抓住小辫子不放,也不是讨伐个人既要官位、又要学位,而是对院士评选制度的反思和追问。院士是学术界最高荣誉,代表着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知识贡献,但是在一些地方,由于能够带来可观的行政资源和财政资源,院士头衔竟然成为个人甚至单位的利益所在。因此,评选过程中一些人组织强大的公关团队,甚至单位出面调动各种资源,把潜规则带到院士评选中,种种弊端和黑幕,近年来时常见诸报端。

  院士的荣誉和权威,来自于崇高的学术成就;知识的尊严和价值,体现在对权力和金钱的独立和自持。当院士头衔被金钱玷污、被权力干扰、被人情俘获,会带来怎样的学术腐败、科学堕落?当知识匍匐于权力、附庸于金钱,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平怎么可能真正提升?张曙光“买院士”虽然折戟沉沙,但也足以警醒人们:院士评选必须斩断不正之风,对行贿者不姑息,对受贿者零容忍。

  “一个不会仰望星空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我们希望,仰望星空的眼睛,不要被权力遮蔽,不要被金钱干扰。李克济

【编辑:何敏】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