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对外直投逆势增长:“走出去”还要“立住脚”

2013年10月21日 08:24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世界经济复苏脚步蹒跚,严重阻碍了跨国资本的流动。而作为对外投资领域的后来者,中国企业近年来“走出去”保持了较快增速,引人注目。2012年我国对外投资创下87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首次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不过,冷静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且随着对外投资规模的上升,中国需要防范更多的外部风险。

  增长:对外投资流量仅次美日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9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较上年下降17%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流量87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6%,首次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这也标志着,自2003年有关部门权威发布年度数据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已实现“十连增”,且年均增长速度高达41.6%。今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65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表示,预计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5000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谋篇布局。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国对外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增速约15%。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对外投资有望超越吸收外资的规模。

  不过,由于起步较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5319.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3位,仅相当于同期美国对外投资存量的10.2%,英国的29.4%,德国的34.4%,法国的35.5%,日本的50.4%。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所说:“中国只是巨大直接投资市场的初来者。”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认为,一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当一国人均GDP在2500美元至4750美元之间时,对外投资显著增长,超过4750美元后,投资流入和流出呈大致均衡状态。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5400美元。

  按此理论,未来投资流入和流出应逐渐均衡。但事实上,两者目前差距依然巨大。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2012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1210亿美元,比对外投资额高出38%。从存量上说,中国累计利用外资已超过1.3万亿美元,是累计对外投资额的2.6倍。由此可见,未来中国对外投资的增长空间依然很大。

  新局:多元目标驱动企业海外拓展

  从全球产业格局来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需辅以两大企业国际化战略:部分低端加工制造业外迁以降低成本;同时,企业通过并购方式迅速掌握先进技术、品牌和市场,实现“弯道超车”。这两大战略都需要通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来实现。

  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认为,受寻求市场、提高绩效、获取自然资源和战略资产等多元目标驱动,中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行业和地区范围非常广泛。

  《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虽然资源类项目仍为投资重点之一,但是制造业投资增长明显。目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建筑业等行业的投资存量均超过100亿美元。

  亚洲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最热门的区域,但中国企业对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的投资增势同样值得关注。2012年中国对美投资40.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3.5%,美国由此成为中国第二大直接投资目的地。

  海外并购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2012年,中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457个,实际交易金额434亿美元,两者均创历史之最。并购涉及采矿、电力生产供应、文化娱乐、制造、交通运输、建筑、金融等十大领域。

  从大连万达集团收购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到中海油以151亿美元对价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再到双汇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刷新赴美投资规模记录。中国企业并购中的大手笔固然吸引眼球,但毕马威等机构的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额急剧攀升的同时,并购项目单笔平均交易规模事实上呈下降趋势。

  “这主要是因为参与主体中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增多,以及被并购资产涉及行业范围更广造成的。”毕马威中国海外投资业务主管冯栢文说。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会长刁春和认为,“走出去”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对外投资行业覆盖面拓展,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对外投资的目标不仅是地域扩张或资源获取,而是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或许预示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风险:防范意识及保障机制待健全

  企业“走出去”后,能否在国际市场“立住脚”?据商务部合作司商务参赞周振成介绍,目前约八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可以实现盈利或者持平。尽管如此,业内普遍认为,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的复杂环境中,传统与非传统风险制约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和效益。

  詹晓宁表示,全球范围内投资保护主义的风险有所加大。2012年,各国新出台的投资政策中,对外国投资加强监管和限制的政策措施比例上升了25%。“许多国家正在加强对外国投资的监管,有的国家则更多地利用产业政策,收紧对外资的审查和监督程序。此外,一些国家在针对跨国并购的准入方面也愈发挑剔,并开始限制战略性产业的外资介入。”他说。

  达信(北京)保险经纪高级副总裁沈一鸣指出,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业务发展中一般面临的主要风险除了经济风险、经营风险外,还包括法律风险、政治风险以及自然风险。

  对此,政府部门要加快构建境外投资法律制度框架、健全多双边投资保护机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作为境外投资的主体,也需要提高风险意识,无论是产品出口、绿地投资、并购还是上市,都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更加积极地进行风险管理。

  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提示说,社会责任问题、环境问题、合规反腐问题等,这些非传统风险也要非常警惕。

  “海外发展好比客场比赛,‘走出去’的中资企业首先要遵守东道国法律,同时要了解当地独特的商业规则和行业习惯。”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副会长、中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孟繁秋说,除了规避风险外,文化融合是企业实现海外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融入所在国社会,才能获得和谐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记者 王希)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