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制日报:书记抓公车违停效果难敌常态治理

2013年10月21日 13:11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一则市委书记上街抓违停公车的消息正在网上流传:10月17日,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带领当地交警部门到城区主要干道巡查,查处违停“公车”。据交警部门事后通报,在当天的巡查中,一辆公安警车、两辆检察院警车和一辆检察院干警私家车因违规停车,被市委书记“抓了个现行”。之后,这几辆车司机均在现场被交警依法处理。

  在几乎随处可见的公车违停现象前,一个带队巡查的市委书记无法不令人动容。按照不少网友的说法,这不仅是一次突然的巡查,还是一次主动治理的“身体表达”。当曾经只在会议和访谈中强调对违停公车治理的市委书记走上街头,他带来的就是雷厉风行式的整治效果。不仅此前“视而不见”的警车违规停放被抓了个现行,甚至还直接衍生出了公车单位领导对媒体的深刻检讨。透过此张市委书记街头带队抓违停的照片,围观者既看到了一位身先士卒的市委书记,还看到了治理公车违规“并不难”。这是一张优美的治理剪影。

  当然,市委书记的带头上街巡查,让人看到了对公车违停现象治理的高效率,但这本质上只是一种更高权力的衍生效应。上街巡查的市委书记,很容易让人想到广州那位坚持拍摄公车违规现象的“区伯”。数年来坚持不懈拍摄的普通市民区伯,换来的也只是当地公车对其的刻意躲避。这已是鲜明的对比,因市委书记巡查立现依法处理与公开道歉,这其实只是下级权力对上级权力的天然畏惧心理,并不是如区伯般随处可在的公众监督力量。

  正因如此,真正值得一问的是:“巡查书记”能发现多少糟糕的公车?不可否认,巡查只具有偶然性。缘于公务繁忙,市委书记上街注定不会被常态性复制。这也就意味着,即便他能够发现几辆“倒霉”的糟糕公车,也难以衍生出常态的治理力量。又充其量,在其“亲力亲为”后,下属部门掀起一场对此的整治风暴,可效力也是短期与不可持续的。事实上,当市委书记一巡查就发现违规停放公车,这说明的只能是该类现象的普遍;而当市委书记的“真干”品质被拔高,这越加反证出的是对该类现象日常较真儿治理的缺失。

  上述说法,并不是想否定市委书记巡查的真诚,不过很显然,在公车违规停放这样具体性的城市管理事务上,书记更应以一种统筹者的角色出现。公车违规停放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暴露出的是选择性交通执法的痼疾。一方面,对该类现象,市民虽然不满,但多投诉无门;另一方面,因为违停公车背后复杂的部门利益关联,日常的交通执法常常会选择对其视而不见。要让公车违规停放不再大行其道,市委书记最应做的,一是拓宽市民举报渠道以及处理机制;二是督促以刚性制度去杜绝选择性执法。

  现代行政的要义之一,即各司其责,在这样的权力框架内,官员主要是好的决策者与制度出台的推动者,而不必是事必躬亲的好市民。我们可以肯定市委书记上街巡查违停公车,却不能期待它成为常态。否则,类似的赞扬就显得轻佻,也是政治资源的浪费。网民赞美市委书记的上街,他们看到违停公车单位少见的“主动检讨”,下属职能部门甚至还会去展开运动式的整治风暴。而当运动过去,糟糕的公车违停依旧,主动走上街头的市委书记,其目光早已转向了下一个关注点。(王聃)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