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方日报:催生更多的文化精品来满足市场

2013年12月02日 09:5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正确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是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方向标。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走在时代前列,必须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文化建设,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大力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精华、符合民族特质和时代特点的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目标。不管文化体制怎么改,如何为人民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是文化体制改革首要需要考虑的因素。

  正确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点

  文化管理体制一直是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成效更加显著,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力的作用更加突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这两对概念,正是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二元属性在重要文件中进行的明确区分和定义。同时,这也表明了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重点是解决文化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因此,要把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作为关键点,坚决打破文化发展的地域壁垒和专业边界,进一步转变管理思路和方式,着力转变职能,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真正实现文化行政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正确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完善和理顺文化管理体制,着力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对外文化开放体系。

  一是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创新力。对通过转企改制的经营性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增强活力,满足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要加大文化企业的重组和文化产业的重构力度,培育有实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支持非公文化企业发展。积极倡导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大力扶持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催生更多的文化精品来满足市场。

  二是构建以文化惠民为重点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继续完善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文化项目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和管理,千方百计扩大文化消费,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切实保障由政府投入的公益性文化事业能够优质高效地服务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

  三是构建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重点的对外文化开放体系。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合作,重点拓展国际文化市场,提高文化生产经营国际化的能力,构建有利于外向型文化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柯锡奎)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白琥】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