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补贴科技创新“用结果说话”

2013年12月05日 2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 (李晓喻)中国花在科研创新上的钱或将更有效率。中国财政部5日表示,今后对国家科技计划的补助将按完成情况而定。

  近年来,中国为加快科技创新捧出了大量“真金白银”。官方数据显示,自2006年至2012年,国家财政用于科技的支出累积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均增幅超过20%。

  同时,如何把巨额资金“花在刀刃上”,也日益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

  早在两年前,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就曾指出,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从重投入、重分配转向重管理、重效益。

  按照最新安排,现有国家科技计划及专项中以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为目标任务的研发项目,将采用“后补助”方式。

  根据财政部的解释,所谓“后补助”,指的是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即按照约定的金额补助;未完成任务,就没有补助,研发单位需自行承担项目失败的风险。

  在这一“先实施,后拨款”的机制下,企业进行研发活动要先“自掏腰包”。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一“面向结果”的补助政策,刺激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企业在研发和推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赵昌文对此表示赞同。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如果企业从事科技研发活动的风险完全由政府承担,科研资金将很难得到有效利用。

  同时,这一政策还将有助于避免科研经费被挪用和挤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赵昌文指出,目前部分企业获得补助资金后,并没有真正将其用于科技研发,而是用来套利。“用结果说话”,更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新一轮改革的方向。(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