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治霾提速:环境质量是否改善纳入官员考核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1月06日 10:3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中国治霾提速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首次将细颗粒物纳入约束性指标,并将环境质量是否改善纳入官员考核体系之中

  2014年1月1日起,中国将有161个地级城市向社会实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并参与空气质量排名,这比2012年的74个,翻了一倍还多。按照计划,这一数字将在2015年底增加到338个。

  中国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雾霾治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透露,目前包括“约谈”在内的大气污染治理的奖惩措施都在制定当中。

  2011年10月以来,北京等大城市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引发舆论关注。在随后12月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

  此后,中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治理雾霾。“在我看来,这的确是个创举,国家对雾霾治理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柴发合认为。

  历史性转变

  中国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正在提速。

  柴发合告诉本刊记者,以北京市为例,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提出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浓度5年下降25%,每年就是5%;北京市下降33%,每年就要下降百分之六点多,“是原来的3倍以上”。

  他解释说:“近十年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每年空气改善程度,也就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下降幅度,基本上都在2%左右。”

  近两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治理雾霾的政策措施当中,柴发合认为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有三个:2012年2月29日发布的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复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2年2月29日,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实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接轨。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它一改过去宽泛地讲大气污染治理,而是把污染治理分为“三区十群”,区分了重点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区域首次将PM2.5纳入考核指标。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评价说,这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入了由“以总量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的历史性转变。

  2013年1月,四次雾霾天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柴发合说,这次雾霾之后,社会各界都意识到,如果再按照2012年确定的《规划》速度去治理雾霾,太慢了,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期盼。因此,新一届政府拿出更强有力的措施,制定更积极的新规划,去积极回应民众关切。

  他评价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有史以来力度最大、措施最综合、保障措施最周密、考核最为严厉的空气治理行动计划,其严厉程度又远远超过了2012年发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与此同时,环保对许多行业的约束都在收紧。2013年2月19日,环保部确定,将对包括19个省(区、市)的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内的重点控制区,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业及燃煤工业锅炉的新建项目,火电、钢铁、石化工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的现有项目,实施特别排放限值。2013年12月,环保部科技司司长熊跃辉在出席2013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时介绍,2013年以来环保部已出台100多个标准。

  “这意味着,为了达到目标,我们必须付出超常规的努力。”柴发合强调指出。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