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均为院士 平均年龄超80

2014年01月11日 06:1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为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授奖

  张存浩程开甲获颁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颁发奖励证书。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要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使创新成果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必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用科技和创意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服务国家战略、惠及千家万户。

  李克强要求,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在研发方向、资源配置和经费使用等环节,都要放手让市场“说话”。政府要大力减少和纠正用行政手段包揽、直接介入或干预科技创新活动的做法,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创新政策、营造公平环境上来,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要营造鼓励大胆探索、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使青年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用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创新红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落点

  北京75个项目获奖

  本报讯(记者 雷嘉)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5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8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161项;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其中,北京地区共有75个项目获奖。国家科技奖一等奖的一半被北京地区取得,包括连续空缺三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今年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三年出现空缺后,2013年荣归物理学界。中科院物理所赵忠贤院士为首的课题组凭“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奖。今年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则出自清华大学。清华水利系张建民教授等凭“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项目获奖。今年颁发的三个创新团队奖,北京也占据两席,分别是清华大学辐射成像创新团队、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

  在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的三大奖中,全国高校共获得168项,占通用项目的68.3%。北京大学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项最多,清华大学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奖项最多。浙江大学是获得通用奖项合计最多的高校。

  张存浩:急国家之所急的“张着急”

  张存浩,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成果。

  张存浩,山东无棣人,1928年2月出生,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就此落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同事叫他“张着急”,因为他总是急国家之所急,敢于完成国家急需的任务。上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骤变迫使中国急需独立自主地发展国防技术,张存浩迅速转向火箭推进剂和燃速理论研究。70年代开始,他又转入化学激光的基础和应用。

  据统计,他已4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还曾获陈嘉庚化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而他从来都把名字挂在最后。

  张存浩的儿子张融说,“父亲说‘外语不用就没了’,所以总是下班后读英文文献。”张融说,父亲对他的影响还包括古典音乐欣赏,“我们会在乐队、指挥、作品方面进行交流,我们还经常一起唱,他大概会唱上千首歌曲。”

  已陪伴张存浩院士59年的夫人迟云霞说,“张先生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不但是我的丈夫,也是我的导师。我们做夫妻没有吵过架,我们的家庭是幸福和完美的家庭。”张存浩笑看妻子:“我对你无比地感谢,没有你的支持,我今天万万做不到这一点。”

  程开甲:隐匿几十年的核弹先驱

  程开甲,“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毕生在国防科学领域辛勤耕耘。

  程开甲,1918年8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留学英国,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工作。

  1960年夏,经钱三强亲自点将,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调进了中国核武器研制队伍,自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

  从1963第一次踏入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到回北京定居,程开甲在茫茫戈壁工作生活了20多年,历任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兼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所改为研究院后,任副院长,直至1977年。

  20多年中,作为中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他成功地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和首次竖井试验等在内的多种试验方式的三十多次核试验。他带领团队,建立发展了中国的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不顾年迈,仍在材料理论、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继续进行研究。据中新

  24人获最高科技奖 半数获奖时已“80后”

  本报讯(记者雷嘉 邹春霞)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发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至今,14年来共有24位科学家获奖,平均年龄为83.5岁,这些获奖者均为院士,有4位还是两院院士。

  据北青报记者统计,三分之二的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年龄超过80岁。获奖者中“80后”最多,有12位,占获奖人数的一半,如刚刚公布的2013年获奖者张存浩院士就生于1928年,今年86岁。有6位科学家获奖时超过90岁,其中,与张存浩一同获奖的程开甲院士,今年96岁,是14年来获奖年龄最高的科学家。另外有5位“70后”,唯一的一名“60后”是2001年度获奖者之一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王选,获奖时仅65岁,也是14年来获奖年龄最小的科学家。

  不过遗憾的是,作为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获奖者,包括“最小获奖者”王选在内,目前已经有7位最高奖得主离世,占获奖者的四分之一。仅去年,就有2007年度获奖者、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2005年度获奖者、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先后于6月、10月去世。

  据了解,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获奖人数不超过两名。14年来,该奖项仅2004年出现空缺。据媒体报道,当年最高奖评审程序微调,往年入围最后一轮又未能获奖的科学家2004年可以跳过初评,直接进入最后一轮,由此导致最后一轮有5名候选人,使投票分散,最终未能产生最高奖得主。此外,2002年、2006年均只有一名科学家获得最高奖殊荣。新华社电(记者徐京跃 顾瑞珍)

【编辑:张哉麟】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