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京华时报:首份工作报告尽显克强范儿

2014年03月06日 04:18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京华时报:首份工作报告尽显克强范儿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发

  昨天是李克强首次以国务院总理身份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理的“第一次”究竟会说啥一度备受外界关注。昨天上午,这份凝聚着总理智慧和心血的报告终于公诸于世,洋洋洒洒32页,涵盖了经济、民生、外交等各个方面。

  上任以来,“讲白话、说重点”一直是总理的讲话之风。这种“克强范儿”也同样体现在了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给昨天与会的代表和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京华时报记者特地将总理工作报告进行梳理,整理出21句用语鲜活、接地气儿的句子。

  谈的很鲜活

  去年工作

  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

  当前形势

  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治污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深化改革

  当前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外交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

  食品安全

  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医改

  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难题。

  经济

  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建企业黑名单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金融体制改革

  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说的接地气儿

  政府工作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

  改善民生

  我们竭诚尽力,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制度建设,兜住民生底线,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

  农业政策

  不管财力多么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

  教育公平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

  扶贫

  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绝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社保

  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

  民主监督

  我们是人民政府,所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全面接受人民监督。

  就业

  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得劳动者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饮水安全

  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农业改革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新型城镇化

  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

  委员点评

  报告朴素精准接地气儿

  “总理的工作报告很接地气儿,有鲜明的语言风格。”昨天,在人民大会堂旁听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对总理报告的文风作出了评价。冯骥才认为,每一届总理的工作报告都有自己特定的风格,比如温家宝总理喜欢引经据典,而李克强总理的文风也同样很鲜明,语言朴素而精准。

  冯骥才说,政府工作报告涉及了国家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报告的用词和用语都很到位,基本没有虚的东西,很多语言采用了老百姓的口语,很接地气儿。

  京华时报记者张灵

【编辑:段红彪】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