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解读李克强式简政放权:撒开效率骏马 套上公平辔头(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3月27日 10:22 来源:中国政府网 参与互动(0)

  大队书记(村支书)、大队长(村主任)在这种情况下是个苦差事,记工分打破头的事情时有发生。“外调的年轻人当大队书记,第一正派,第二超脱。村里很多人闹矛盾。选知青书记就没有这个问题,和任何人都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会公正地对待事。”裘玉旺说。

  那一波选拔年轻干部的做法,在安徽被称作“小鸡代老鸡”,很多大队书记出身的知青后来就进了乡镇或者县里工作。

  知青组的生活也往往是一团糟。纪鸿冠说东陵大队的男知青点,知青们不干活,也“没人烧饭”,谁也不服谁,时不时还要到女知青组那边去惹点麻烦。

  纪鸿冠看李克强是高中毕业(他毕业的合肥八中是名校),别的知青大多是初中毕业,就让李克强当知青组组长,19岁的李克强沉默寡言,爱脸红。

  这并不是一个奇才天生魅力、收服人心的故事,李克强读书多,下放时带了两木箱书,他会讲故事,这种才能在缺乏娱乐的乡下特别受欢迎。

  裘玉旺对《博客天下》回忆起李克强给自己讲述印度电影《流浪者》(1953年的戛纳获奖作品)的那一天,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是李克强完美地复原了这部电影的全部情节:影片中法官是一个血统论的信奉者,他坚持认为“法官的儿子正直,贼的儿子永远是贼”(和“文革”的“血统论”如出一辙),一个强盗为了报复他,把他的儿子带走训练成了一个小偷,儿子长大后找到了爱情,希望回归正路,这时却遭到了亲父的血统论歧视。

  这部电影有爱情,有歌舞,特别好看,李克强小说、电影都看过,故事讲得很精彩。

  对离开家乡的城市知青来说,主题曲《拉兹之歌》的“到处流浪,到处流浪,命运唤我奔向远方奔向远方,到处流浪。孤苦伶仃,没有依靠……”难免会勾起自己的伤心事。有的知青的家庭出身不太好,更会感伤于血统论的谬误。

  这部控诉“血统论”的作品和主题曲《拉兹之歌》帮李克强收获了同龄人的友谊。此外李克强会游泳,水性不错,算不上运动健将,但在学校就参加过跳高和跳远,打篮球时绝对不会拖累队友。

  纪鸿冠说,李克强管事之后,知青们逐渐开始安心学习和劳动。表现出色的李克强成了凤阳县“知识青年先进代表”,有了去公社演讲、作报告的机会。

  当时的公社书记程玉明挑选了几个表现出众的知青来加以培养,裘玉旺和李克强都在其中,李克强被发展入党后很快就当了大庙大队的书记,有时会和在西孙任职一年了的大队书记裘玉旺交流心得。

  裘玉旺眼中,李克强面临的形势要比他复杂得多,大庙大队就在公社眼皮下面,一举一动都受关注:“大庙在街旁边这个地方是最难搞的,城乡接合部,这些人相对见多识广,我们这边叫‘街皮子’,这帮人相对难领导。偏僻的地方人们相对朴实。”

  对城乡接合部的治理经验可能是李克强在后来硕士论文当中选择城镇化相关题目、并且至今仍然重视城镇化的一个原因。

  年轻的李克强只有两个法宝,一是自己埋头苦干,二是给大队的管理做减法,实行更公平的按劳计酬。

  21岁担任大队支书的李克强在老乡们眼里仍然是那个刚来时穿着背心短裤看青放牛的青年,本来就近视的他长期点煤油灯看书,他并不长于力气活,修叹阿湾水库的时候,他是亲自加入背石头的大队干部之一。

  当时的大庙公社书记程玉明告诉《博客天下》:“他是个城里小孩,不熟练,不会换肩膀,就一个肩膀,手还得撑着,走路都迈不开步子。从后面看都觉得他很吃力。我说:‘克强同志,你也不一定非要这样干,你的任务是组织好群众,抓效率。’他当时就说:‘行行,我能干,能挑起来。’”

  当时给李克强担任副手的大庙大队副书记张传富记得李克强最怕插秧。这活儿必须弯着腰,往地里一根一根栽。忍不住腰疼的时候,李克强就“爬到旁边的田埂上滚几下子,腰就舒服一点了”。

  李克强努力是为了减掉自己身上“老县长儿子”的标签。他的父亲李奉三1950年代曾经当过凤阳县县长,后来又在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做过副院长,有时候想念儿子,路过大庙就会过来看李克强,李克强不愿意,他告诉张传富,自己不愿意被父亲调回去,但是他不敢当面顶撞父亲。

  纪鸿冠说李克强在修大塘的时候实行了按劳计酬,这在当时算是个不小的改进,过去都是出工就给补助,人人磨洋工。李克强把大塘的任务分配到各个小队,再分到各个人头,划片包干,计划两个月完成,1个月就完成了,这一做法得到了党委的表扬。

  这可能是李克强减法管理思路的萌芽,但上级领导仍然管得很细,在这种情况下,李克强冲锋在前并不能真正让老百姓富裕起来,仍然要眼睁睁看着困难群众去“逃春荒”。

  上级抓工作抓到积粪堆肥。张传富告诉《博客天下》,上级来检查积肥情况,许多生产队事实上都在弄虚作假,常见的办法是把草皮、灶土、粪便盖在多年前的旧坟包上,这样看上去就是一大堆肥料。

  李克强对这样的做法极度不满,曾经向公社领导反映过,认为弄虚作假没有必要,他还曾经对张传富说:“搞这些虚的东西,我不赞成,我以后‘干大了’,立马‘治了’这个事情。”张传富问他,什么算是“干大了”,为什么县里调他工作他还不去。张传富记得李克强的回答是:“给我省长我就干。”

  李克强当时可能没有想到,不久给安徽做了减法,激发了农民热情的人,正是一位省长——时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万里。他更不会想到在“想吃米找万里”多年之后,辽宁省出现一句“要住房找克强”。

  还没有“干大了”的李克强渴望去读书,他从小跟文史学者李诚学习古文,讲论的都是心忧天下的学问,再努力大家还是这么穷,一定有别的学问可以解释此事。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之后,他立刻着手准备。

  程玉明听说了李克强的计划后,安排副书记张传富多负担一些工作,让李克强能拿出精力来学习。他晚上点灯看书,张传富做饭,这位大李克强14岁的老大哥又烧火又烙饼,手上的草灰都把饼弄脏了。

  “我手这么黑,你可吃得下去?”张传富问李克强,李克强拿起来就吃。这个好学的青年人已经把自己的生活也做了减法,降到了最低的水平。

【编辑:何敏】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