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羊城晚报:悲观论“唱衰”中国经济毫无来由

2014年04月18日 15:0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两则重磅财经新闻同日出炉,引发中外媒体高度关注。尤其是7.4%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更成为舆论场持续发酵的热点,悲观论调甚嚣尘上。有国内媒体人惊呼:“经济处于危险的十字路口”,而西方媒体的看法不是“中国经济打了个哈欠”,就是“中国经济崩盘是比普京更大的威胁”。

  如此悲观论调,既与决策层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南辕北辙,也不符合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开局平稳。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没有越出上下限,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确实面临下行压力,其主要原因是前期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以及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从决策层的角度来看,相对较低的速度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犹如在相同路况下行驶,高速飙车拐弯时比起正常速度会面临更大的风险,也需要更高超的驾驶技术。因此,决策层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统筹兼顾为目标,对经济减速的容忍度不可低估。日前在博鳌论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曾坦言:“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个上下幅度,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

  其实,不去纠缠于7.4%的增速,从统计数据中无论如何都不会得出悲观结论。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升至49%,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4.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通常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在本世纪初,每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吸纳的就业人数约80万人,现在达到140万人-160万人。随着劳动力从近乎无限供给到相对短缺的“刘易斯拐点”出现,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已不需要两位数的GDP增速。

  从减速领域来看,制造业是为产能严重过剩作出调整;外贸出口下滑是因人民币汇率贬值后“挤出”以往虚假贸易的“水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则是公款消费萎缩,但普通居民消费仍加速增长;房地产新开工住宅面积同比下降、商品房待售面积上升,是资产泡沫过度累积后步入下行周期……这一切,恰恰证明“调结构”正在产生积极的变化。由此可见,李克强强调“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是以对经济形势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为基础。

  当下的财经舆论场可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的媒体和媒体人或是不懂装懂,或是真懂装不懂,甚至以无知当有趣,不时为吸引眼球而危言耸听。有的西方媒体更是奉行奇怪的观察尺度:美日欧等经济体的GDP增速提高零点几个百分点,就欢天喜地大叫“强劲复苏”;而中国的GDP增速下降零点几个百分点,就悲天悯人预言“硬着陆”。中国经济有点风吹草动,“唱衰论”就大行其道,全然不顾以往的“唱衰”总是被事实证伪。在良币与劣币共冶一炉的舆论场,只能用金睛火眼看透“危险”、“崩盘”、“威胁”等等舆论烟雾,才能把握中国经济的真实走向。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