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迈入新里程 升级服务海上新丝路(3)

2014年09月28日 08:17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文化相融 民心相通

  从2000多年前南海商船运载的明珠琉璃,到《红楼梦》描述的来自爪哇的奇珍异宝;从越南河内文庙里古雅的汉字对联,到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陈列的大量中国古代瓷器……中国与东盟各国历史上频繁的商贸往来,也促进了人员交往和文化交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扬帆起航之际,中国与东盟民心再次交会。

  文化为媒传递友谊

  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民心交融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今年5月,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民族服饰、水墨画等琳琅满目的文化展品,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让展馆里充满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

  “在柬埔寨,过去流行的都是西方油画,但近年来中国水墨画越来越受欢迎。”站在一幅幅韵味奇妙的水墨画前,前来参观展览的柬埔寨文化部工艺美术司副主任索斯 索达维(Suos Sodavy)告诉记者,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包括书画艺术在内的中国文化被介绍到了东盟各国。

  2014年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首次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被列为文化交流年系列重点活动之一。

  越南大学生阮氏燕芳以前对中国并不了解,去年7月到广西参加夏令营后,想到广西大学留学了。阮氏燕芳只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青年交流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不断深化,青年间的交流正构筑起一座“人文桥梁”。2012年底,东盟来华留学生总数已突破6万人。

  通过文化、教育等人文渠道,中国与东盟各国民众的心不断贴近,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民间交流促共融发展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中,“民心相通”是重要组成部分。专家表示,中国和东盟各国关系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文交流的“软”助力。

  “加强人文交流,还可以帮助中国与东盟国家增信释疑。”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赵明龙说,当今世界,中国与东盟都是经济发展活力强劲的地区,但同时也是存在一些热点敏感问题的地区。人文交流,是促进双方互相了解的重要纽带,也是沟通感情的重要渠道。只有多沟通,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增加互信,才能消除误解、化解矛盾。

  同时,专家还提出,促进中国与东盟间的人文交流,可以为双方互联互通、商贸、旅游、投资、产业合作等领域注入文化基因,推动进一步合作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除少部分比较发达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海上“新丝路”首先要增强民间交流,使沿线大部分老百姓受惠,这样才能为双方的经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与民众交往,多年来中国与东盟采取了多项措施。2005年,中国与东盟签署《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确立了双方的文化合作框架;2012年,首届中国—东盟文化部长会议在新加坡举行,规划了文化合作方向;今年4月,第二届中国—东盟文化部长会议签署了《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2014-2018)》,将合作领域拓展至文化产业、文化遗迹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

  促进更广泛的互利共赢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中国首部以海上丝绸之路为题材的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走向泰国、越南、印尼、斯里兰卡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年5月,由中、越、泰三方合作,跨越东盟6国拍摄的电视剧“海上丝绸之路之海道传奇”开机拍摄……而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越青年大联欢、中越元宵足球友谊赛等活动更是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的品牌活动。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在广西南宁市参加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时说,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为深化中国—东盟交流合作拓展了新的广阔空间。中国与东盟各国应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艺术资源的流动与共享,进一步串联、拓展和寻求利益交汇点,激发各方的发展活力和潜在动力,构建更广阔领域的互利共赢关系。

  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都会围绕人文领域设立论坛和交流活动。“今后博览会将举办更多人文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为睦邻友好和深化合作奠定更坚实的民意基础,进一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的交汇点。”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郑军健说。(记者 刘伟 管浩 潘强)

【编辑:杜雯雯】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