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启动 杨洁篪与泰副总理出席仪式

2015年03月28日 18: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博鳌3月28日电(记者 王辛莉)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论坛暨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启动仪式28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和泰国副总理兼外长Tanasak Patimapragorn共同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启舵。

  杨洁篪作主旨演讲时表示,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一年多来,在中国同有关国家的共同努力下,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顺利进行,步入务实合作的新阶段。中国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海洋部长会议;中老、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老铁路、泰国铁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二期整治项目等取得积极进展。

  同时,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同启动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与印尼、柬埔寨、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希腊等国就港口建设和运营深化合作,与东盟国家、斯里兰卡等商谈自贸区或自贸区升级版,与印尼等国签署产业园区合作协议。中国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海洋合作。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和中国印尼海上合作基金支持的项目稳步推进。

  杨洁篪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领域丰富多彩,除了海上运输、海洋资源开发,还涉及海洋科研、海洋环保、海上旅游、海上减防灾海上执法合作、海上人文交流等领域。不仅要下海发展蓝色经济,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还要上岸建设临港产业园区、海洋科技合作园和海洋人才培训基地。不仅要利用海洋资源,还要保护海洋环境。不仅要让沿海民众富裕起来,还要让内陆和沿海实现联动发展。

  杨洁篪称,做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件大事,要把握三个关键词:互信、对接和收获。中国愿意与有关国家尽快签署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文件,启动编制合作规划,确定重点合作项目。今年是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可在海洋经济、海上联通、科研环保、海上安全、海洋人文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包括成立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建设中国—东盟海上紧急救助热线,设立中国—东盟海洋学院等。

  杨洁篪重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侧重经济与人文合作,原则上不涉及争议问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是任何国家的地缘政治工具,而是所有国家的公共产品。不搞任何形式的垄断跟强制,而是大家平等相待商量着办事。

  泰国副总理兼外长Tanasak Patimapragorn赞赏中国在推动本地区互联互通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泰国支持中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倡议。他说,海洋合作潜力巨大,但我们仍没有对海上合作给予足够重视。而且海洋合作面临着海平面上升、渔业资源减少、海盗行为、石油泄露等挑战。我们需协同一致,共同努力应对挑战。

  他介绍,泰国正在加强港口和港口互通,扩建海港,以应对越来越多的海上货运。开通连接柬埔寨、越南以及中国泛北部湾各港口之间的新航道。随着东盟一体化实施,东盟—中国自贸区建成,互联互通将带来更多的人员、货物、资金的流动。他高度赞赏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建立。他说,互联互通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贫困,创造更多机会使得更多的人富裕,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推动区域和平稳定。中国—东盟海洋合作符合各方利益。

  在随后举行的分论坛上,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大臣陈尤德对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成功启动表示祝贺。他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重要议题。柬埔寨是东盟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柬埔寨和中国有着团结合作友好的传统友谊,中国帮助柬埔寨融资建设了2500公里的公路。近年,柬埔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GDP增长达7%。未来,柬埔寨需要更多的道路、港口、机场,交通等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发展。柬埔寨还要全面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综合度假区,投资规模和投资项目都比较大。中国倡议的亚投行是重要举措,可以帮助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等。

  本世纪以来,中国国家海洋局已和泰国、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展开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季风爆发监测、海岸带管理、减灾防灾、人才交流培养等合作。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分论坛上对海上丝绸之路海洋领域合作提出五点建议:构建海洋合作伙伴关系;促进蓝色经济合作;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合作;深化海洋环保和防灾减灾的合作;促进海洋人文跟社会科学合作。(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