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

2015年04月13日 09:5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话题缘起

  在去年10月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在“四个全面”重要思想中,习总书记将全面从严治党放在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的战略地位来看待和重视。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是习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核心命题和重要标准。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把抓好党建作为一切工作成绩的基础和前提。正如省委书记胡春华在本月3日主持召开的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的,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好落实好,推动我省党建工作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从战略高度认识抓好党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要坚持把党建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部署、考核

  去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态度之坚决、言辞之峻切,可谓振聋发聩。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从战略高度认识抓好党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党建工作抓实抓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总是根据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面临的中心任务的变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使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为我国相继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提供了根本保证。事实充分证明,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始终坚持。

  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长期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纷纷垮台,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的执政党长期忽视自身的建设,纪律松弛,腐化变质,导致组织分崩离析。以苏联为例,苏联剧变和解体是各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党建问题上的教训最值得重视和汲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苏联解体前,在所谓‘公开性’、‘民主化’的口号下,苏共放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允许党员公开发表与组织决议不同的意见,实行所谓各级党组织自治原则,一些苏共党员甚至领导层成员成了否定苏共历史、否定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成了传播西方意识形态的大喇叭,苏共党内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最后,这样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连续执政70多年的大党老党就哗啦啦轰然倒塌了。”

  而世界上一些能够成功实现长期执政的政党,无不重视自身的建设。例如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固其执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其扎扎实实地加强党内建设,与时俱进地改进执政方式。一方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通过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党风党纪,避免了消极涣散和贪污腐败的危险,保证了党内的团结和在党外的威信;另一方面,则通过始终坚持并不断巩固与民众的联系,避免了精神懈怠和脱离群众的危险,保证了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总之,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新形势下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也是现阶段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而要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必须抓好党建工作。因为,一方面,抓好执政党自身建设本身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所处的地位,也决定了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都高标准、严要求。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与中央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一些领导干部眼中,“党的建设”、“执政地位”等宏大命题应该是上级考虑的问题,自己没多大责任;有的领导干部把管业务还是管党务分得清清楚楚,甚至以“业务型干部”自居,忘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党内职务;还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抓党建是潜绩,抓经济是显绩,因此私心作祟、任意取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各地真正把党建工作重视起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当前,一是要确保各级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党建第一责任,明确“党内职务不是政治荣誉,而是政治责任”。二是要坚持把党建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部署、考核。三是要在考核体系中加大党建工作内容的权重,述职要述党建,群众评议要评党建,选拔任用干部要看抓党建的情况。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 张 浩)

  抓好党建是一切政绩的基础和前提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命题和重要标准

  在“四个全面”重要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从严治党放在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的战略地位来看待和重视。他强调,新常态下中国改革发展复杂进程中,要取得新的成就,根本条件是中国共产党坚强而正确的领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衡量和检验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信仰和工作业绩的最重要价值标准。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中的核心命题和重要标准。全党同志必须深刻领会这一命题的丰富内涵,把握这一重要标准的根本原则,将这一核心命题和重要标准贯彻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实践行动上,真正把抓好党建作为一切工作成绩的基础和前提。

  抓好党建是一切政绩的基础和前提,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根本经验

  1840年后,中国积贫积弱,中华民族落后挨打。危机曾经激起过无数革命先驱和志士仁人的浴血奋斗,但由于其理论上的局限与行动上的失误,都未能达到民族解放的目的。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开辟了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新局面。但中国共产党并不是天生就是理论上先进,行动上正确的,也是需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进行艰苦细致的建设工作的。中国共产党是在不断总结自身的经验、纠正自己的错误进程中日益强大起来的。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封建历史和小农人数占绝大多数的东方大国,要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结构和功能,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困难,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抓党的自身建设。无论是“三湾改编”还是“古田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抓好党建作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的基础和前提。正是紧紧抓住党建这个根本,中国共产党才从初期的右和“左”的错误中走出来,经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一个理论上成熟、思想上统一、作风上健康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时,将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并列为“三大法宝”。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并列为新常态下的“四个全面”,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三大法宝”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抓好党建是一切政绩的基础和前提,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现实的客观反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这当然也是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的,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优秀传统和成功做法的继承。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环境,给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方法与手段也需要不断拓展和创新。中国发展进入了关键期、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在身处巨大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也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机会难得却又稍纵即逝,挑战严峻而又长期存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中国共产党必须具备巨大的理论勇气和丰富的实践智慧。这一勇气和智慧只能依靠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牢固的政治信仰、辩证的思想方式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来积累,否则,中国的改革发展就很难继续向前推进,甚至还有倒退滑坡的可能性。而政治信仰、思想方式与工作作风不会自动产生,而是需要在党的理论、组织和作风建设中磨砺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党的自身建设,不全面从严治党,就很难取得其他方面的成绩,所以说,抓好党建就是一切工作成就的基础和前提,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完成好了,就是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的最大政绩。

  抓好党建是一切政绩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就是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阶段性的准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丰富而系统的目标,除了经济发展外,还包含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等重要的客观指标和主观感受。这些客观指标与主观感受的完成与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整合与示范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常态下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前提,需要党的正确领导,需要从严治党来保证。社会和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控制性指标,实现这一指标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不亚于经济发展,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公平的社会环境同党的自身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健康良好的党风才能引领出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风气。很难想象,执政党的党风不好的前提下,社会风气会好起来;很难想象,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社会公平能够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幸福的主观感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的产生,除了物质财富增加的绝对值之外,还有一个公平正义的相对值。如果党的自身建设抓得不好,腐败现象蔓延,社会成员的获得感就会降低,甚至产生被剥夺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提出“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科学论断。

  (作者系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谢迪斌)

  抓好党建工作必须主动作为

  把关注民生、情系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最重要的执政使命、政策取向和政绩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重要论述,既是对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各级党组织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明确要求。抓好党建,前提在“抓”,本质在“好”。抓好党建工作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项具体的行动;不是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而是着眼长远的精耕细作;不是被动的消极等待,而是主动的积极作为。能否积极主动地抓好党建工作,是衡量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的试金石。

  用服务全局的观念谋划党建工作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围绕中心,服务全局,是确保新时期党建工作取得实效的一条重要规律,是增强新时期党建工作活力的一条生命线。围绕中心,服务全局,就是要把党的建设放到党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去落实,做到党建与中心工作目标同向,工作合拍,措施配套。可以说,抓好党建工作是推动全局工作的先导。只有坚持用服务全局的观念谋划党建工作,党建工作的战略意义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尽管我们党始终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有的党委记住了党的建设要“围绕中心任务来展开”,却忘记了“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甚至误读为“党的建设要围绕经济工作来进行”。

  围绕党的伟大事业加强党的建设,立足党的工作全局推进党的建设,这是抓好党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我们搞建设谋发展,既要算好眼前账,也要算好长远账,既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政治账”。抓党建不但要务虚,更要务实,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把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谋划好。

  用居安思危的意识来研究党建工作

  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的宝贵政治品格、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能否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分析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新举措新方法,是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的基本要求。研究党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不动摇,坚持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不动摇。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研究党建工作要敢于担当。面对模糊认识、歪理邪说、杂音噪音,敢于亮剑、敢于发声、敢于正本清源,善于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积极为党和人民点“赞”。要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明确研究党建的目的所在、职责所系,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决心,乘势而行,迎难而上,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敢于攻坚克难,多接地气、多察实情、多出实招,多提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实实在在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服务。

  研究党建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关注、主动回应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实践需要,力求在破解党建难题上取得新进展,增强党建研究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要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从基层一线的实践创造中总结规律性的认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

  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来推进党建工作

  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建工作,就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党建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要把党建工作从人们的神秘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着眼新的形势、新的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要维护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严肃性和政策性,又要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公开透明度,加强民主监督,从过去“靠人选人”向依靠科学的机制、制度选人用人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着眼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使党的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干部队伍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相互促进,提升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整体效益。

  党的一切工作的最终评判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在推动科学发展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党的建设才能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建工作,必须把关注民生、情系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最重要的执政使命、政策取向和政绩追求。加强党的建设的检验标准,最终要看改善民生取得的实际效果。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尹德慈)

  树立正确政绩观的

  两个核心点

  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必须紧紧

  抓住思想认识和实践考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这就为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那么,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政绩观呢?如何做才是践行这样的政绩观呢?这是摆在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面前的两个基本问题,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两个核心点。

  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政绩观: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的呼唤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首先是来自历史的启示。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什么时候党的建设抓好了,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一帆风顺。什么时候党的建设出现问题,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思想上推行教条主义,在组织上进行无情打击,在政治上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给我们党的建设造成了很大危害,最终导致中央苏区丢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延安的13年,我们党时刻不忘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通过著名的延安整风,彻底清除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歪风邪气,培育了三大优良作风,我们党也从刚到陕北时区区几千人的队伍发展壮大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建国以后,我们党在长期胜利和巨大成就面前,开始出现骄傲情绪。1959年召开的庐山会议,错误地进行反右派斗争,破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严重问题。特别是十年“文革”,极“左”路线登峰造极,党的建设遭受空前的破坏,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发展也因此遭遇重大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入手扭转乾坤,在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政治上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由此开启了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新征程。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弱、不能散、更不能垮。通过抓好党的建设,引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也是付出了沉重代价换来的深刻启示。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也来自于现实的呼唤。当前,从国情和省情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迫,全面深化改革亟待突破,全面依法治国任务繁重,广东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奋斗目标更加需要勠力同心。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新布局中继续当好排头兵,广东的党员干部,思想上要坚定信仰,对党忠诚,敢为人先,勇于担当;作风上要防止“四风”反弹,力行“三严三实”;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真正把有理想、敢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选拔出来;在反腐倡廉建设上,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苍蝇老虎一起打。从党情看,我们党在经历了苦难与辉煌之后,今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险,即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挑战,精神懈怠、脱离群众、能力不足和消极腐败的危险。因此,无论从国情、省情角度看,还是从党情角度看,都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各级党委只有把从严治党的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落实,才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新布局提供坚强保障,才能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也才能为我们党应对挑战、化解风险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做才是践行这样的政绩观:全面从严与责任考核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要看如何认识,更要看如何落实。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关键是看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在抓党建问题上能否以全面为基础、以从严为主线,把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的紧密结合,是建章立制与执行落实的有机统一,是以上率下与全党动手的双向互动。在推进这项系统工程中,作风建设是突破口,反腐倡廉建设是推动力,核心问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目标是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与自我提高。只有通过系统思维,全面协调地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才能落实好党建责任,才算真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治而不严,等于不治。从严治党,要严把思想关,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要严把入口关,在党员发展上控制规模;要严把作风关,大力倡导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等。要严肃开展反腐败斗争,不定指标,不设上限,凡腐必反,除恶务尽。从严是贯穿管党治党的一条红线,只有紧紧抓住这条红线才能履行好党要管党的神圣职责。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的责任考核,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党委(党组)如何真正做到聚精会神抓党建,党委(党组)书记如何真正做从严治党的书记,党委(党组)成员如何真正履行好分管领域从严治党的责任,一方面要靠思想认识到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要靠健全的责任考核机制。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紧紧抓住思想认识和实践考核这两个核心点。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主任、教授 毕 德)

【编辑:查云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