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袁贵仁:中国与东盟应互学互鉴 努力培育教育合作新亮点

2015年08月03日 1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贵阳8月3日电 (记者 杨茜)“我们应该多交流、多合作,互通有无、互学互鉴,不断扩大教育交流规模,努力培育教育合作新亮点。”3日,在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如是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袁贵仁认为以教育为重点领域的人文交流,是不断深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不竭动力。

  截至2014年,中国在东盟国家留学生已近12万人,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达到7万人。中国高校已开齐东盟国家所有语种,东盟10国共建有30所孔子学院、3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越来越多的双方青少年正在相互学习语言和文化。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人文相通。从2000多年前的中国汉代,到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双方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至今仍广为传诵。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蓬勃发展,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入、务实合作进展迅速、人文交往日益密切。

  “教育交流合作在中国—东盟全面合作中具有先导意义,对于增进双方相互信任和世代友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袁贵仁说。针对双方不断扩大教育交流规模,努力培育教育合作新亮点,袁贵仁提出三点意见。

  首先共同推动将2016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中方希望以共同开展教育交流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国和东盟教育交流的丰硕成果,展示双方教育发展的成就,推动双方教育交流迈上新台阶。其次建议做大做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方提议适时召开第二次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规划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教育交流的蓝图。同时,加大投入,调动和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智库等各方力量和资源,把交流周打造成双方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特色品牌。

  同时,进一步拓展双方教育和人文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中方建议建立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设计更多更好的品牌项目,持续扩大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留学生互派规模,进一步密切各国青年学生的交流。

  袁贵仁介绍,中国自2010年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中国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发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2.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6.5%,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现有职业院校在校生近3000万人,多年累计培训从业人员2亿多人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7.5%,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同时,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下一步,中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依法治教,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

  袁贵仁说:“近些年来,东盟国家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我们呢愿意积极学习和借鉴东盟国家教育发展经验,同东盟国家教育界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