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藏高原腹地青海三江源建“智慧国家公园”

2019年01月20日 10: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全面深改这五年)青藏高原腹地青海三江源建“智慧国家公园”

  中新社西宁1月20日电 (记者 张添福)“我们现在讲可可西里坚守精神,但那时候,保护队员是在拿命来维护那块地方的生态。”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田俊量日前在青海西宁说,“上一些科技手段,保护就会很高效。”

资料图:三江源自然风光。<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赵帅 摄
资料图:三江源自然风光。中新社发 赵帅 摄

  青藏高原腹地青海三江源区域,维系着中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2016年,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三江源启动,包括长江源(可可西里)、黄河源、澜沧江源“一园三区”。

  如今,保存着大面积原始自然风貌与独特游牧文化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利用科技打造“智慧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提出,要开展国家公园支撑配套体系建设,努力提升科技水平,逐步完善基础设施。

  三江源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民警李国强曾向记者讲述核查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点位的经历,“地图明明显示直线距离仅12公里,但却让我们整整跑了2天2夜。我们准备了制氧机、军大衣、防滑链,还有高压锅和挂面,因为大部分地区人迹罕至。”

  “在三江源这么大面积的地方做生态保护,科技支撑显得特别重要。”田俊量说,“仅靠人力,是不够的。”

  田俊量说,三江源国家公园科研体制实现创新,新挂牌的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青海省和中国科学院领导担任理事长,“国家公园全民共享,其生态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的科学机理需要科学家去研究、揭示。”

资料图: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黄河源头。李忠 摄
资料图: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黄河源头。李忠 摄

  该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等18家单位参建,两院院士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资深科学家等担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长赵新全介绍,该院将“借力”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及“美丽中国”等科技专项,主攻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模式集成、监测评估、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等。

  田俊量说,新技术也得以应用,可“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三江源国家公园大数据中心二期工程中,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基准数据生产正同步进行,系统集成工作正在推进。

  同时,三江源方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合作的“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江源国家公园分室”将重点研究卫星遥感、卫星通信传输、时空大数据挖掘等空间信息技术与产品,推动三江源的环境监测采集与评估、环境变化规律等的理论研究、技术攻关。

  三江源堪称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亦在此开展大量生物多样性监测、社区发展等项目。随着保护及监测深入,“神秘”的雪豹、野牦牛等常被人类镜头“捕获”。

  据中国官方发布的评估显示,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完)

【编辑:张楷欣】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