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土豆之爱

2012年02月24日 15:55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在图书馆里拿起这本不起眼的小书纯属偶然,只因题目叫《吃马铃薯的日子》。一看作者刘绍铭,倒久仰大名,是在美国研究中国文学的老前辈,威斯康星大学比较文学系的退休教授,连他的学生王德威如今都已是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桃李满天下了。

  再一翻内容,书成于1970年,说的是作者上世纪60年代从台大外文系毕业之后留学美国的坎坷奋斗经历,文字流畅,细节真实,又谈到本行业的甜酸苦辣,让人读了分外亲切。对我来说,比起一些书写的到美国发大财、变大款、衣锦还乡的“神话”故事,刘氏此作要靠谱和动人得多。而且,作者也写到受业恩师夏济安的往事,兼及《现代中国小说史》的作者夏志清,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些筚路蓝缕,在美国学院中开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加深了了解。

  刘绍铭于1934年生于香港,1960年毕业于台大外文系,大学期间与白先勇、叶维廉、李欧梵等台大同学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他1966年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夏威夷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称得上学贯中西,蜚声中外。

  不过,他在本书中写到,当初是因为未婚妻家人受台湾留美时尚影响,对他有所要求,他才不得不申请美国的研究生院。因为经济实力不足被棒打鸳鸯之后,刘氏只身奔赴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留学,自陈抱的也不过是“谋生”一念,和当年从闽粤地区出洋求生存的“苦力”没多大区别。

  刘氏到达美国时,兜里只剩50美元现金。他念文科硕士,每周至少要念三本英文专著,还要和美国人用英文比拼写作、考试。如果平均成绩不佳,可能会取消留学生资格,压力之重,可想而知。而且,他一开始并没有拿到奖学金,必须靠去中餐馆、周末每天打工十小时以上才能维生。

  最煎熬他的,还是深刻的寂寞。据作者说,当年“流浪美国”的中国人,要能待下去,必须有以下条件:有妻子儿女;有几个谈得来、不用事先预约就能互相串门的朋友;住处附近有中餐馆。而他无论留学还是以后在美国大学任教期间,都曾饱受前途渺茫、家室无着、无人共语的折磨。本书写到刘绍铭接受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职为止,其间一波三折,生活学业的双重压力和作者本人的内心挣扎都写得平实真切,为读者描摹了中国人留美生涯中一些相通的挫折感受。

  可是,本书的意义不在于吐苦水。书名中提到马铃薯,作者说并非微言大义,只是白描留学时代膳食简单粗糙,吃过很多土豆。可是,他在前言中偏又提到索贝罗的小说《何佐格》,主人公是位大学教授,平生对高尚、优美、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思潮情有独锺,对于常人的“土豆之爱”,即,平凡、庸常、淡薄、缺乏个性、灵感和意义的爱,嗤之以鼻。而且,刘绍铭还发出“结结实实地活一天,比寂寂无名地过一辈子好”的豪语,在本书中从小处描写了独在异国,追求理想,治学做人的点点心得。可见作者对于留美生涯的回顾,看似自曝其短,其实饱含爱惜羽毛的苦心。他笔下的土豆,也就等于“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劝学励志之词了。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冯进)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